菜都摆在精致的小盘子上,每个桌子边上都有下人服侍,涮好了放小碟子里。
汤鸣则沾了一口牛肉酱,立即说道:“阿陵这酱怪不错的,回去的时候给我一瓶。”
曾跃笑着说道:“那我也就不客气了。”
“诶诶,不能厚此薄彼啊!”
沈陵无奈而笑,对身边的小厮说道:“去问问夫人,咱们家还有多少牛肉酱,装进小罐子里备好。”
大家对沈陵在地方做的事情还颇感兴趣,他们在京城只能了解个大概,甚至有颇为艳羡的:“早知当初我也下放了,孝原兄这三年一级真是赶也不赶不上,果真还是在地方升得快。”
曾跃以酒掩笑,淡淡道:“孝原这些年也是实打实为百姓做了不少事的,其中之辛劳不足为外人道也。若真人人都做到这般,也不会有那么多地方官只在七品打转了。”
沈陵心中一暖,曾跃到底还是曾跃,为人做事便是比旁人高出不少,别人只瞧见他升官加禄,却不想这背后的凶险。收获总是和付出成正比的,就像在股市一样,高风险才能有高收益才能有高收益。
曾跃如今能位列三品,何尝不是他那几年铤而走险跟随圣上换来了如今的高官厚禄,天下哪有不劳而获的事情,沈陵朝他举了举酒杯。
汤鸣则瞥了一眼那人,道:“咱们在京城不知地方之苦,地方到底凶险。”
那人讪讪而笑,自圆其说:“孝原我敬你一杯,能做出这番政绩定是不易。”
沈陵受了他这番示好,抿了一口酒,道:“各有各的难处和好处,在地方责任更大一些,担负了一方百姓的安危,时刻都得警惕着。”
曾跃同他碰了碰酒杯,两个人离得近,曾跃道:“淮南府在你的治理下明显得更繁荣了,从你们淮南府交上来的赋税就可以看出,你费了不少心思。”
沈陵对着他也忍不住多说了几句:“在地方浑浑噩噩也是六年,勤勤恳恳也是六年,这般想着,还是勤勤恳恳做些事情对得住这六年。我运道好,做通判的时候碰上了好上官,也算顺风顺水,还有圣上的支持,若不然我也做不了这么多。”
曾跃认同地点点头,即便他们不是一路人,也并不妨碍他欣赏这样的人,他最为难得的是私欲少,当初在中枢院的同僚中,曾跃觉得沈陵是最值得相交的,后来的确也印证了这一点。
“天时地利人和,但还要你自身的本事,孝原,你在地方做得这些,我是敬佩你的,换成我,我不知道能不能做得这么好。你在地方做得不错,怎么想调京城来了?”曾跃说道,可能意识到话语里的漏洞,补充道:“我知道你岳家为你走动过,应是你想回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