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6页

功名路 沈桑榆 1341 字 2022-10-19

沈陵实在是不擅长判这些鸡毛蒜皮的事情,大部分百姓又不懂律法。

沈陵想到了普法教育,不过谁会听这个,听了也不一定懂,但他有时候遇到的案件实在是太好笑了,但凡懂些法,也不会如此。

从金大人家出来,府衙的周围开了几家茶馆,天气热了起来,大家爱喝凉茶。

“话说那孙公子虽得了姑娘的芳心,奈何家境贫寒……”

沈陵忍不住笑了起来,这说的书也太老套了,但看了看,那茶楼人气还挺旺的,看来古人也爱听狗血剧。

诶,他们不就是爱听这些狗血故事吗,那他何不把法律知识融入进话本里头,这话本还有现成的!

第111章

古代百姓接触律法的机会很少, 很多人提到官府就变色,大多数人是不敢犯什么严重案件的, 更多的是不知法而犯和一些令人头大的民事纠纷。

比如说,某家的牛和某家的牛配上了, 母牛生了两头牛, 公牛家觉得自家牛也出力了,也该分到一头牛。母牛家觉得这是他家牛生的,吃他家的饲料。

沈陵判这个案子的时候也是一阵无语,因为律法里不会规定这种事情, 完全是根据伦理道德来判断。

所以古代社会, 很多时候伦理道德是凌驾于律法之上的。

还好他来的时候把严清辉写的话本给带上了, 他在京城发的, 如今信息不发达,交通又不便,地方还没有他的话本,但也有可能会有人直接拿严清辉的仿印, 不给版权费的那种。

沈陵挑了几个比较经典也比较跌宕起伏的情节,再自己改编了一下, 一定要加入一些浅显的法律知识,让老百姓一听就明白。

沈陵让人找了几家茶楼的东家来, 东家们也都有些战战兢兢,等听到这位据说很严格的通判大人说的事情后, 几个人都有些不敢相信。

可把他们吓一跳, 原来就是个说书的事情, 这有什么难的。

沈陵怕他们过往矫正,一个劲说这些律法的话本,道:“你们的茶楼只要没有说一个这种话本就成,不必每天都是这种。本官主要为教化百姓,不过,除官府首肯的这些话本,其他牵扯到律法、诉讼的皆不准随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