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单据沈陵让沈全找个印刷坊印刷一下,以后可以经常用的,印好了装订成一个册子,虽然印刷很贵,但这种单据可以长久用下去的,主要就是刻板费。
在家修养了两天,崔氏天天下厨给他做菜,现在重孙子重孙女都有,她和沈老头还是闲不住,就得搭点活,家里的小辈都劝他们该享福了,现在家里又不缺钱,两老就是不乐意,觉得自己还能做。
沈陵原本觉得自家也可以买个下人做做粗活,省出自家的劳动力,现在家里有个作坊,很多事情都没空做,但沈老头和崔氏一定不会同意的,两老都太勤快了,觉得自己能行买下人就是浪费钱。
可能也正是两老勤劳一辈子的作风对沈家的后辈影响也很大,直接的对比就是沈小爷爷他们,沈家二房的男人都很勤快,有点活都是尽快去做掉,为子孙后辈考虑。沈家三房的人懒不说还邋遢,这几年内部矛盾很严重,闹来闹去,争这个抢那个。
沈陵就把这件事情写进“家训”当中,警示后人,家训是排字辈后沈老头要求写的,沈陵会把家中发生的一些事情记录进去,很多家风都是体现在家中小事情上的,一个小的决策,都是当家人深思熟虑的结果。
从乡下回城里,沈陵先去了一趟严清辉家中,给他送了他在苏州府上律法课的笔记。
“……那位夫子断案多年,经验丰富,讲的案子都是真实发生的,我就想着你肯定感兴趣,不过这门课我听得次数不是很多,你再问问其他的师兄。”沈陵吃着严清辉家中的点心,果然有了媳妇就是不一样,这学累了还能有点心吃。
严清辉感激道:“谢谢陵弟,这就够了。这些日子我也记了一些笔记,可能没你记得那么详尽。”
沈陵其实现在做的笔记也不多,去苏州府之前都感觉到了瓶颈期,府学夫子讲得内容,已经对他没什么吸引力了,道:“这有什么的,你还特地给我记了笔记,诶,清辉兄,你家的点心可真不错。”
“一会儿你带点回去,我媳妇如今怀了身孕,就爱吃点心。”严清辉说道。
沈陵惊诧:“你要做爹了?”
严清辉疑惑地看着他,似乎想说这不很正常吗?
沈陵干笑:“恭喜恭喜,没想到我就去了一趟苏州府,就有这样的喜事。”
心里不免嘀咕,严清辉这速度还挺快啊,这才成亲几个月,本领挺强的啊。
“是啊,我叔叔婶婶都很高兴,觉得对得起我父母了。”严清辉露出一个无奈的笑容,虽然他很敬重父母,但这么多年他对父母的印象早淡去了,在他心里,叔婶就像他的父母一样。
“那你媳妇现在有人照顾吗?”沈陵问道,毕竟怀孕是不一样的,即便有丫鬟也不能和长辈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