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艾琳扫了眼众人,小声说:“王律师来了,让我们都去书房,说是要宣布爸爸的遗嘱…”
宣布遗嘱,这是大事,原本表情就凝重的杨家人,此时深情更加的肃穆。越城和我本来是不想跟着去的,但在杨艾文强烈要求下,我们也被
邀请去了书房。
杨家从清末开始,便是书香门第,尽管已经从商,但还是保留了读书的习惯。因此,他家的书房,要比寻常商人家的书房大上许多。
我们进到书房,让人意外的时,除了手拿公文包的律师在,杨新华和白颖也在。
看见自己的小叔,杨夫人又不淡定了,她冷声问:“你在这里干吗!”
面对嫂子的质问,杨新华一句话都没说,而是将目光看向了律师,王律师推了推眼镜,有些为难的说:“杨夫人,杨新华先生也是遗嘱的受益人,所以…”
这种给大家族当家族律师的人,除了是专业能力超强,更是人精一样的存在,就刚刚杨夫人的一句话,他便已经察觉出,这对叔嫂之间矛盾重重。他是个外人,并不想参与到大家族的内斗中,因此,话说一半,他便不在往下说。
听了王律师的话,杨夫人即便有一百二十分
的不满意,也不能再说什么。大家一次落座,我这个外人中的外人,没好意思坐,而是找了个角落站着。
众人坐好,佣人和往常一样,端上茶水,等确定所有人都到齐了,王律师从随身公文包里拿出杨新安早就拟定好的遗嘱,进行宣读。
在对杨氏的分配上,杨新安到底是偏袒了杨艾文,毕竟是儿子,占了百分之六十的杨氏股份,杨艾琳和杨夫人各分得了百分之十五的股份,剩下的百分之十股份,则是给了由杨新安一手创立起来的杨氏基金会。
杨氏基金会只有分红的权利,并没有讨论公司经营的权利。
至于杨家大院,实际上是杨新安在杨氏老宅基础上重新盖起来的,当年杨新华象征性的出了点钱。杨新安觉得弟弟出了钱,就应该得到房子一半,因此,在遗嘱里他便将杨家大院一半的继承权给了杨新华。
王律师一丝不苟的宣读着杨新安生前所立的遗嘱,每个人的表情跟不相同,有紧张的,有期待的,其中最为焦虑的便是杨夫人和杨艾琳母女两个。
杨新华也很焦虑,他时不时就会伸手揉揉太阳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