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章 第54章

熬到吃午饭,所有人情绪彻底平复下来。

龚家餐桌上的菜比乔柔和夏燕宁平时吃的夸张多。人家一周吃两次肉算奢侈,龚家一顿可以吃螃蟹、鱼、鸡肉和猪肉四个荤菜。

也大约是为了宴请客人,所以格外多买了点荤。

这一顿饭估摸着可以达到乔柔家用机器之前一天的收入。

好在龚家餐桌上不太爱说话,没让乔柔再经历一番围观狗血直播。吃完饭,龚爸作为特意了解过夏燕宁和乔柔的,自然说起夏燕宁的学业和乔柔的豆腐坊。

他见多识广,收到的消息也多。

他随意说两句能让人受益匪浅,现在专门为三人着想,说出的话自然有侧重:“夏燕宁在学校研究潜艇吧。这行业是好,我记得你的老师在首都忙了一阵。但现在钱有限。我们沿海这一带没什么大事。往后潜艇这块很可能会被暂时放一放。你要是毕业之后还有这个想法可以继续,要是不做这方面研究,转民用机械研究也可以赚钱生活。”

夏燕宁愣了下:钱有限是……什么意思?潜艇研究到一半不研究了?

还没等夏燕宁说点什么,龚爸已经继续就豆腐坊的事说了下去:“豆腐坊你们现在人手应该不够吧?再过个把月可以建私厂。我这边流程可以帮你们走走,具体能开成什么样,要看你们自己。”

“龚雨欣也帮不了你们什么忙。”龚爸望向龚雨欣,“毕业后上上班,稳定。”

龚雨欣和龚爸说了声:“我打算帮她们推出美人豆腐雪糕。”

龚爸顿了顿,最后是看向乔柔:“你打算怎么做?”

乔柔打过交道的人不少。有各式各样的有钱人,也有各式各样的有权人。这些人大多都秉持着一种骨子里的“固执”,认为他们的观念是最正确的。

要在这种正确观念里掏出亮点,就是能让这些人最容易接受的。

乔柔于是把三个人刚才想的计划都简单说了下:“我们希望能够推出一款特色豆腐雪糕。以精致和服务为重点,当做下午茶或者饭后甜点送上餐桌。面向的群体是有钱的那批人。”

她细说了一下具体打算怎么做。

龚爸听完微摇头:“这不行。高调会引发关注,引发探讨,说不定会惹来事情。资本社会为资本家服务当然可以这么做,你现在这么做……”

至少像龚家这样的家庭,他是有钱也绝对不会去尝试这个豆腐雪糕。一旦吃了,会表现得太奢靡,风气不好。当然,要是小孩想要吃,他说不定会让小孩子尝尝味道,但绝对不可能是他亲自去买,必然是低调让孩子吃到。

他提了个委婉的建议:“你可以先发展外国客人。”

乔柔了然。她对现下的敏感度没有龚爸灵敏,身边的龚雨欣和夏燕宁也同样还在不知天高地厚的年龄阶段,所以只顾着探讨怎么折腾,忘了如今大环境有种“财不外露”的观念。

现在的消费观和二三十年后的消费观全然不同。

“我们确实考虑了。所以我们很需要龚雨欣帮忙,她会说很多国的外语。”乔柔一点都不畏惧龚爸,几乎坐在平等的姿态和他沟通,“每个人都可以展现自己的长处,没有什么帮不了什么忙的说法。”

龚爸略一思考,发现面前三个才刚成年的姑娘能探讨研究到这种地步了。相当了不起。

只是办工厂也不是随便说说的事,费心费力,还要能驾驭得了一群人。他思考着:“回头我帮你们找几个人帮忙?”

乔柔可不想自己的豆腐坊被人插手,忙摆手:“不了叔叔。我们先自己做着看。要是哪里出了问题,让龚雨欣或者夏燕宁再来问叔叔怎么解决。小辈的事情当然是小辈来处理。”

龚爸好笑。

这种话一般是长辈才会开口说:“小辈的事情小辈处理。”第一次听一个小辈自己这么说。

他点头:“行。你们解决不过来可以来找我。我能帮上忙尽量帮。”

都想好了要从国际友人那儿下手,几个人当然探讨起从哪里的国际友人那儿下手。龚雨欣自然而然也就想到了她当时和乔柔说的:“不是中苏国际书展要筹办嘛,筹办的时候我们可以带过去让人吃吃看。”

能买卖书的人,这会儿必然是有文化底蕴且有钱包底蕴的,乔柔当然点头:“好。”

于是这一事就此敲定下来。

龚家两个长辈脸上写满了想让夏燕宁留下住一晚,但夏燕宁是真的还没能彻底接受一切,于是果断和乔柔一起撤离。

撤离更找了一个完美借口:“这么重要的事情,我肯定还要跟我爸说一声。到时候两家人见一面。”

龚爸当然同意:“可以一起吃顿饭。”

公事敲定,私事也敲定,所有人算是得到了一个满意答复,各自分别。龚家的司机送乔柔和夏燕宁回去。

直播系统:【3——2——1——直播结束。】

这边乔柔事业有了新的进展,连弹幕都哇呜哇哦中迎来了阶段性结束,另一边程怀朝的工作也到达了一个新阶段。

七点之后是乔柔睡觉的时间,程怀朝还没睡。

他坐在一个舞厅的角落里。

一根烟夹在手指缝隙中,人穿着衬衫几乎陷入阴影。

卢旺被他小舅叫去帮忙,杨喜负责统计算账文字上的工作,现在只剩□□格大一些的江高明跟着程怀朝。现在江高明就带着一帮穿花里胡哨的青年,和对面一帮外来人“探讨”区域划分的问题。

捡垃圾是分地区的。

在有人发现捡垃圾有钱拿之后,总有人会叫上一帮人凑一起捡垃圾。这群外地人就干的是这种脏活累活,本地人看不上眼的活。

程怀朝不一样。

程怀朝做的生意比他们上一个台面,都是捡垃圾,他处理的是国有厂的垃圾。带着一群人去工厂里大批量收,随后大批量加工处理,最后大批量卖给别人。

每个环节从刚开始小打小闹,到现在已经彻底有了雏形。这其中和程怀朝认识的人多,他程家在本地能说得上话有关系。

这样的雏形当然会落到别人眼里,也会让人眼热。原本程怀朝和这群捡垃圾的根本做的不是一块的生意,但当这群捡垃圾的也看上了程怀朝的生意,自然认定他们所在地区内的工厂,也就是他们可以做的生意。

在这个时候讲道理已经没有用了。

分区域本来是多方默认的事情,没有白底黑字的合同规定,纯属灰色地带,连公安警察都不会去管。只有当这群人为了争夺地盘打架斗殴起来,才会遭到公安警察的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