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章 第 42 章

她原本是想通过自己的影响力,为神君的工作室造造势,没想到有这么多人响应。

热度够了,视频里出现神迹的位置也就不难被网友们自动挖掘出来了,于是,之前还属于流量盆地的石上清泉,一下子成了众多人讨论的话题。

徐昴的招聘启事发出去的时机正好,来面试的人络绎不绝,并有那成功被录取的在网上留言:

【我没见过这么清闲的工作,也没见过这么帅的老板。】

【关键工资还不低,没有996,没有007,到点上班到点下班,这是什么神仙工作?】

【石上清泉的老板是做慈善的吗?】

【据说老板是徐氏海运集团的大少爷,少爷出手大方,太敞亮了。】

等等类似留言在网上发酵,引得那些没来应聘的人都蠢蠢欲动。

招聘形势一片大好,招商形势也乘风而上。

毕竟有点眼光的投资人都看得出来这地方的流量在稳步上升,但商铺租金的水平仍停留在两年前,至少比其他商场动辄二三十万的年租金要便宜不少,而且位置很多,先到先挑。

短短十几天,就成功租出了二十多间商铺。

时卿站在八楼看着楼下看店面的人越来越多,石上清泉的店铺开业时都精装过,租客除非有特殊要求希望重新装修,一般情况下租了就能用,好几家租户已经开始招聘员工,时卿早上过来的时候,看见一楼美妆品牌店外站了一水儿的年轻姑娘,特别青春有活力。

回头看了一眼有点冷清的工作室,想着要不要也招个前台什么的,正犹豫,就听旁边传来一声轻唤:

“徐太太?”

时卿回头,看见一个妙龄姑娘,前阵子才刚见过,她穿着一身黑色大衣,牛仔裤帆布鞋,一只经典款的包,看起来有点朴素,与那晚在徐嘉生日宴中盛装出席的她相比风格大变。

“季小姐?”

这姑娘正是季雯,那个跟承云府君有来生之约的姑娘,只是她那晚的记忆被时卿取走了。

“你来找人?”时卿问她。

季雯摇头,对时卿举了举手里拿的简历,回道:

“我是来应聘的,正巧看见你,就过来打个招呼,那晚谢谢你和徐先生送我回家。”

时卿往她手中简历扫了一眼,说:

“怎么想起来找工作?”

季雯无奈一叹:

“爸爸的生意情况不太好,家里近来开支变多了,我不想看爸爸那么累还要担心我,再说我已经大四了,可以出来实习找工作,只是之前仗着有家底,在爸爸公司挂名偷懒而已。”

时卿并没有很意外,季家前半生的幸运让他们跻身名流,并不是因为自身命格好或实力超群,而是有承云府君在后面保驾护航,如今承云府君去了别处,季家走下坡路只是时间问题。

季雯这姑娘还不错,算懂事那挂的,没有因为家庭原因自暴自弃,愿意勇敢面对生活,高高在上的大小姐也能像普通人那样为生活奔波。

“你面试什么?”时卿问她。

“hr,我大学读的是人力资源管理专业,这里正好在招聘,我就过来试试。”季雯说。

这时老张从办公室走出,看见时卿在跟一个拿着简历的姑娘说话,就走过来亲切的问:

“徐太太,这是今天来面试的人吧?”

时卿点了点头。

老张知道徐太太不喜多言,闻言便主动向季雯介绍自己:

“你好,我是这里的招聘经理,面试在那边,跟我走吧。”

季雯赶忙应声,跟着老张身后去,走路的时候老张接过季雯的简历,简单问了问她的应聘岗位,季雯重复一遍后,老张停下脚步,把简历还给季雯,说:

“真是不巧,刚才已经定下两个hr,这个职位招满了,季小姐考虑其他部门吗?”

季雯有点为难:“可……我不会其他的。”

老张遗憾:“那只能抱歉了。”

季雯略感失望,她是在网上看见招聘启事才过来的,没想到还是晚了一步,她很快调整好心情,大方的接受现实:

“好,那我再去别处看看。”

说完,季雯就把简历折好放回包里,往电梯口走去。

看着她孤单的背影,时卿心中一动,探出护栏喊了一声:

“季小姐,你愿不愿意到我这儿工作?”

季雯已经坐着扶手电梯下楼去了,听见时卿的声音,她又从另一侧跑了上来,白皙的皮肤染上淡粉颜色,目光中满是期待。

在那样期待的目光中,时卿指了指自己冷冷清清的工作室,说:

“我在这里开了个工作室,缺个前台和总务,你有兴趣吗?薪水跟他们那边一样,你要能做两份工,就拿两份薪水。”

季雯在听是到做前台和总务时有点犯难,毕竟这两份工作听起来没那么保险,但听时卿说做两份工拿两份薪水的时候,她又很实在的心动了。

因为商场招hr的薪资给的是六千,前台和总务就算基本工资没有hr高,但两份加起来应该也差不多,而且,徐太太的工作室看起来不大,人员也不复杂,前台和总务的工作完全可以一起完成。

心中的小算盘拨动片刻,季雯很快做出决定:

“好,我做。谢谢徐太太。”

尽管知道这两份工很大可能是徐太太故意帮她,有点不好意思,但季雯现在真的很需要这份工作,她不能成为爸爸的拖累,得赶紧独立起来才行,不管什么工作,只要能养活自己都是好的。

时卿欣赏这姑娘的脚踏实地,亲自去找了一趟老张,让把季雯安排在她的工作室名下,两个职位两份薪水,加起来八千多一点,季雯得知薪水数,彻底没了一开始的矜持和拘谨,办完手续就自告奋勇留下直接投入工作。

徐昴上完课过来,看见时卿的工作室里多了个人,还是个熟面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