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吃席

不得不说,科技与科技间还是有壁的。

光那个豆浆机而言,就是目前的科技水品造不出来的高新科技产品。

但这不妨碍鹿仁佳了解豆浆机的基本原理,说到底万变不离其宗,高速旋转一定离不开电机,在目前这个家里只能用点灯的环境下,谈电机多少有点异想天开,但若脱离豆浆机只看旋转模式的话,未必找不到替代品。

至于刀片之类的,到时候完全可以手工打造。

他们俩这一沉默,就显得田雪和鹿小军格外的突兀,外头切配菜的一个小媳妇儿用肩膀推了推旁边人的胳膊,用下巴点了点屋里面说话的两个人。

“我听说,佳佳那个婆婆,在县城里大小是个官呢。”

“嗯?那又怎么了?”另一个小媳妇还有点不在状态。

“你傻呀,小军刚毕业了,现在名义上是佳佳的叔叔,我看这情况,怕是要提携小军了。”

真的假的哦!

那个小媳妇儿顿时目光如炬的看过去。

就看见田雪满是赞扬的点点头,显然对鹿小军很是满意。

小媳妇儿:“……”

“真是人比人气死人哦。”

“可不是嘛,都是一个祖宗,怎么人家就各个有用呢?”气的摔抹布。

人一多,忙起来就快。

到了下工的时候,村委那边的空地上已经香气弥漫了,家家户户把家里的大方桌抬出来,还自带了碗筷,一个个的落座后,鹿仁佳又搬出了一大坛子酒。

这是下午去镇上粮油店里面买的,花了好几张酒票。

一落座,菜就上了桌。

所有人都被中间那一大脸盆的炖豆腐给吸引住了目光,各个肚子都开始咕咕作响。

随着鹿大民一声开席,一个个的视线如闪电,筷子如雨点,直接往豆腐盆里进攻。

“哎哟这豆腐好吃。”

不知谁赞叹了一声,顿时其他人跟着附和了起来。

“这豆腐雪白的,跟过年吃的不一样。”说这话的是家里的孩子们,盐卤点的豆腐都不算嫩了,可这些孩子还是吃的嘴直咧咧,一个个的恨不得捧着盆吃,但豆腐烫的又不敢吃的快。

“要是天天都有豆腐吃就好了。”

“是啊……”

童言无忌,却说出了所有孩子最朴实的希望。

鹿国平家的房子就靠近村委,那边的热闹隔着围墙传过来,一家子坐在堂屋里,桌上放着红薯糊糊和一碗咸菜,一家人的晚饭就在这儿了。

鹿大鹏捧着碗,一边闻着空气里飘过来的香味,一边尖着嘴喝糊糊。

鹿小鹏吃的肚子里直冒酸水,忍不住的咽口水:“闻着好像里面有肉呢。”

“肯定有,我今天看见他们回来的时候,手上拎着一刀肉呢。”

一刀肉,六斤六。

就算鹿九奶奶家切一半留起来,剩下的一般也三斤多肉呢。

这些肉掺到豆腐里一起炖,那豆腐的滋味儿得多香啊。

本来都喝了一碗糊糊了,这一想,瞬间肚子又感觉空了,立刻端着碗又去舀了半碗,这一次他也不坐在堂屋了,而是端着个碗蹲在了大门口,透着竹片栅栏的缝隙看向村委的方向,望着桌上的大脸盆喝糊糊。

“都怪爸,他要是对大姐好点儿咱们也能吃肉了。”小鹏也舀了半碗蹲在大鹏的身边。

“是啊,要我说,大姐这些年也没吃家里一口,爸干嘛一见面就喊打喊杀的。”大鹏对父母的态度也很是不满,他甚至觉得宅基地的事自己的父母也有责任:“但凡当初对大姐好一点,那宅基地都会留给我们兄弟俩。”

“我听说,大姐的婆家要给小军到城里找工作了。”小鹏语气有些闷闷的说道。

“真的?”

大鹏立即扭头看向小鹏。

“不晓得真假,但小军是个高中生,要真是去城里招工,说不定能招上呢。”

一旦招工成功,鹿小军就是城里人了。

这么一想,兄弟两个人的心情更加沉重了。

“说来说去,都怪妈,不过是个丫头,她都容不下。”小鹏恨恨的一脚揣在竹片栅栏上。

大鹏什么话都没说,但是心里也是赞同的。

刚好从屋子里出来的王小平一听这话,顿时气炸了,扭头抄起墙边的扁担就对着兄弟两个砸过去:“不知感恩的狗东西,良心被狗吃了,我还不是为了你们两个,你们现在居然怪起我来了。”

大鹏小鹏两个人端着碗就赶紧跑了。

只剩下王小平捏着扁担叉着腰污言秽语的咒骂。

那骂声直接穿透栅栏,传到了村委这边。

“吃吃吃,都吃。”

鹿大民充耳不闻,直接招呼本家吃菜。

许翠芬歪过身子带着几分畅快说道:“以后哭的日子在后头呢。”

别的人不晓得,她可清楚的很。

最近王小平到处找媒人,打算给两个儿子相看对象,人家只要一听到是小鹿村鹿国平家的,就啧嘴摇头,现在两个孩子还小,王小平无所谓,等再过几年,就晓得厉害了。

鹿仁佳点点头,便扭过头去继续吃饭。

旁边鹿九奶奶吃着豆腐,在别的吹捧下心情更是美滋滋。

“佳佳,你们厂里有没有千张卖啊。”鹿九奶奶吃了豆腐又想千张:“那东西存得住,要是有的卖等下次叫你一哥去买点儿回来晒干了吃。”

千张?

鹿仁佳的手一顿,她不知道什么是千张。

但鹿九奶奶既然问了,就肯定是豆制品了,所以她面上不动声色,心里已经打算回去问问姚姥姥什么是千张,嘴上倒是回答的很是模糊:“有的卖,就是都被人家厂里提前定了,外头没的卖,等下次做的时候,我看能不能匀点儿出来。”

鹿九奶奶也没怀疑,而是高兴的点点头。

“对了,奶奶,我想问个事。”

“嗯?”鹿九奶奶竖起耳朵听。

“晒谷场西边堆得那堆芦柴有人要么?要是没人要我想跟村里买,豆腐坊里柴火用的多,芦柴也比玉米杆花生藤耐烧,要是能长期买更好。”

鹿九奶奶一听,立即回头喊儿子:“大民,你过来一下。”

回头又用无比慈爱的眼神看着鹿仁佳。

她觉得鹿仁佳这是照顾村里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