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夔的姑姑的原山阳太守袁遣的母亲,而袁遣是袁绍、袁术兄弟的堂兄,拐着弯算他就是袁熙兄弟的表叔。
当年袁术强行征召何夔,可老何同志看不上袁术,逃到山中躲起来,被找到后袁术也不曾翻脸,正是因为是自家亲戚的原因。
建安三年何夔再次逃走,这一回逃到曹操那了。
讲道理何夔很有才能,治理过的几个地方都能让百姓安居乐业,不然曹操也不会让他来代替王邑。
只是这回运气太差了,刚刚到任还没开始治理就赶上大战了,而且郡城中还内乱了。
“何使君说大义,那好,庶请问曹司空大义吗?名为奉天子令,实为挟天子以令诸侯,他若真是汉臣,为何不还政于天子,天子从小聪慧,这是天下人都知道的,不是他一句天子年幼可以糊弄天下人的。”
见他说大义,徐庶也正色起来反驳道。
何夔张了张嘴,无奈的闭上,摇摇头道:“多说无益,要杀要剐随意,何某丢失河东,惟死而已。”
徐庶见他那模样,明白这是个犟驴,也不再劝她,笑着说道:“那就送叔龙兄去幽州吧,看看大汉的大好河山。”
说着吩咐人好好看护,不能慢待了,自己转身去前堂,那里河东郡一干人等再等候着。
“见过治中!”
徐庶迈进大堂,卫固就带着一帮手下上前见礼。
徐庶伸手抓住卫固的胳膊,郑重说道:“我主让人去南匈奴赎回蔡氏千金,此时应当已经去往幽州了。”
卫固大喜,感激说道:“卫家愧对蔡中郎,也无力救援昭姬,如今袁幽州为我卫家挽回颜面,卫固必以死报之。”
徐庶听他对蔡琰的称呼,明白卫家是不会认这媳妇,为的只是蔡邕的香火之情,和卫家的颜面。
蔡邕不仅是卫仲道的老丈人,还是他的老师,更是名扬天下的一代大儒,卫家之人对他极为尊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