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页

偶尔她也会遇到如今出来主持庵中事物的念云师太,念云师太瘦了许多,脸上不再像从前那般总是挂着得体的微笑,反倒淡漠疏离地看一看阿弯,也不说什么,只唱了个喏就离开。

那段时日,听云师太的精神十分安详,见到阿弯时鲜有的慈眉善目,阿弯便也总是拿起十二分的活泼劲来讲些好玩好笑的事给她听。

后来有一天,听云师太交给她一卷自己亲手誊抄的心经,拍了拍阿弯的手背,道:“当个念想吧。我知道你是个好孩子,只是从前我也不曾多么照拂过你,莫要太记挂在心,倒成了我的因果,走不安心。”

那之后第二日的清晨,听云师太就再也没有睁开眼。

阿弯知道消息后,也没有哭,只是窝在言怀瑾的身旁抄了一整日心经,又在听云师太出殡那一天全都在坟前烧了。

她此生和泸月庵的这段缘分,只怕就了结在此了。

于是等出了正月,阿弯背起素梅给她精心准备的小包袱,随着医圣王有才以及秋涵宇下了山,一走就是五年。

第37章

五年后。

永山镇的集市还是一如既往的热闹, 人头攒动的点心铺子, 小二正在卖力地招呼吆喝, 这时候一个灰衣灰袍的瘦削身影从旁边走过来,走到铺子门口的时候, 忽然被里头涌出来的客人撞了一下,这人一个踉跄差点就要摔倒。

小二哪能叫人在自家门口就摔了呢,赶紧上前一把托住了对方的手肘,稳稳地扶好,叫对方半点都没被磕碰道,顺便还说了句:“这位客官您当心着些嘞!”

“谢谢小二哥。”对方抬起头来道谢,不期然竟然是个妙龄女儿家的声音。

吓得小二赶紧把手给撤了,天地良心他可真没有什么非分之想, 希望这位姑娘不要觉得自己唐突。

忐忑地抬头看了一眼,只一眼就愣在了那里。

这是个约莫十五六岁的姑娘,白白净净的鹅蛋脸透着健康的粉色, 一双晴若秋波的大眼睛扑闪间顾盼生姿, 显得整个人艳若桃李, 哪怕穿着一身灰衣都遮挡不住这清丽之色,叫小二挪不开视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