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页

而因为邙山大捷,他在朝中的声望已然飞速上升,如果现在他再自己出资前去赈灾,那么本来就惹得高湛极为不满的他势必会引来更大的忌惮,说不定还会给应珺以及他的兄弟姐妹惹来灾祸。

虽然不知为何,高湛从来都没有对他下过死手,但也从来都没有多么轻易地放过他。

于是,高长恭以自己“贪财”为名,大肆收受贿赂,并用这些收来的“贿赂”买了大批粮食,暗中排自己的手下前往赈灾救济——

大家明面上当然只看得到他“受贿”的一面。所以,便有人向皇帝举报,说他收受贿赂——而皇帝也顺理成章地免除了他的官职。

“可是王爷,赈灾是好事,又为什么要说对不起我呢?”应珺疑惑地问他。

“皇上是这样说的,”高长恭的声音蓦地低沉了下来,“因我犯了错,虽然罪不至死,但也是错。于是,皇上下令,要削减你我的婚仪规制——”

原来又是高湛。

“只是婚仪规制而已,这又算不得什么,”应珺打断了高长恭,嘴边竟然还带着轻松的笑意,“王爷,你看我,有时候连女装梳发都嫌麻烦,宁愿像男子一样穿着最简单的便服梳起最简单的发式。现在削减了婚仪规制,岂不是正合我意?我高兴还来不及呢。”

看着高长恭还是一脸愧疚,应珺想了想,又继续说道:

“王爷,我并没有在哄你,我是认真的,”她双眼灼灼地看着高长恭的眼睛,笑了,“换个角度想的话,若是婚仪规制缩减,那缩减省下来的钱财,不就可以用来赈济灾民了?这是好事。”

“阿珺……”

“王爷,若是真觉得对不起我,那我们明日祈福,便不要留在邺城了,”应珺将自己藏进高长恭的怀里,“我们去远一点,怎么样?”

“好。阿珺想去哪里,我便陪着阿珺去哪里。”

……

第二日,高长恭便带着应珺,离开了邺城。

他们带着丫鬟仆从,一路向东而行。表面上看起来,他们似乎只是因为被免职而回归封地,顺路游山玩水,然而实际上,他们也携带了一些物资,在回兰陵的路上,也一路将物资赠送分发给灾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