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像现在追求升学率,除了把老师的社会地位抬起来一些,工资也比你们当大夫的多。这个我指的是国家拨款。教育局是百分百 不错一天 不少一块钱的工资拨款,老师是能拿到足额的工资。在加上借读生的收费,我和你妈妈的退休金都比医院同样条件退休的老大夫多。”
杨大夫见老爷子说什么也不吃饭,就给他端来西瓜。西瓜切得比较小块,属于两三口就能吃完的片片。“爸,吃片西瓜再说。很小的。”
老爷子拿起一片慢慢吃了。吃了几片之后,他朝女儿伸手:“毛巾。”
罗主任乖乖去洗手间给他拧来一个旧毛巾擦手。
老爷子擦手之后说:“我知道上面给你们工资的拨款只占总额的60。退休那些人也不是全额,差额也是要医院补的。但医院哪来的钱?现在你们大夫挣的那仨瓜两枣……”老爷子摇头。“我跟你俩说,我在京城读大学的时候,协和医院的大夫,一个人挣的大洋,能养得起一家六口人,还能养得起一个黄包车车夫和帮佣的老妈子。你问问小杨,他行不?”
杨大夫摇头。他明白那个“养”不是简单地吃饱肚子。
“当然啦,咱们现在是新社会了,要让所有的人吃得饱 看得起病,但全靠给你们大夫低于劳动力价值的工资来实现这个目的,久而久之,就不会有第一流的人才报医学院当大夫。
同样是学好数理化,当工程师可以走遍天下都不怕,凭什么要学医吃苦受累少挣钱啊!我看到你们医院宣传栏上的思想教育了。那是把你们这些人当傻子哄呢。到你们医院后勤或者院办坐办公室不好吗?”
杨大夫跟罗主任面面相觑,俩人都没有想到过这些。他俩接受的思想教育,从来都是救死扶伤发扬革命的人道主义精神。至于收红包这事儿,罗主任在内分泌的红包很少。杨大夫去外科工作,奔的就是外科大夫有红包拿的。
不然报考别的专业好不好!
“老头子,说这么多,跟你明天一定要去吊唁陈家老太太有什么关系?”
“我想让陈院长知道,我这个受过他恩惠的人记得他的好。他实心救治老百姓了,他不收红包最后咱们老百姓心里有个称,也不会让他吃亏。这就是价格的反作用力,自发调节。”
杨大夫呆滞,他是真的没懂老丈人的逻辑。
罗老头看他那样子,心说这个女婿的脑子还是照前女婿差了点儿的。
叹了一口气:“唉!这里面藏着一个你们没去想的道理,从来是占小便宜吃大亏。在哪儿省了一块钱,过后可能要掏一百块钱去补,也未必能补回来。”
罗老头说完,见大家跟不上他的思路,就带着三分气恼道:“当年慈禧太后挪用北洋海军的军费,导致海军的经费不足,武器装备落后得不到更新,最后和日本的海战失败,赔了多少钱?两亿三千万平银,差不多是是日本年度财政收入的三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