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62页

距离有些远 林一平 1358 字 2022-10-19

陈文强见周主任为自己着急, 心里感动,手里端着水杯, 盯着水面看了一会儿, 才说:“你看我是能干出这样事儿的人吗?”

周主任愣了一下,问:“那谁干的?谁t的外行到这样了,还想掺和进咱们住院大楼的设计里?”

陈文强歪嘴角向上,说:“因为咱们省院同时报了三个设计项目,上面就有人把这三个归纳到一栋楼里了。说是这样可以节约成本。”

“然后呢?你答应了?”

“我没疯没傻的, 怎么会同意这个设计!院务会当场就拒绝了这个方案。你放心,同位素这个必须往西北角那边少人过去的地方建。三个设计项目原来是分开的, 就必须分开。怎么也不可能往一块捏合的。那地下半层, 设计院都算好数据了,只能做另外的安排了。”

“什么安排?”

“设计院的建议,我看是扯淡的。那个半地下的设计,说是可以拿来停车的。把医院的各种车辆, 包括外来的自行车都纳入地下, 这个地面的绿化面积就会增大。”

周主任点头称是。

陈文强却说:“可咱们省院有几台车?半层的地下室要多少钱?哼, 真是不当家不知柴米贵。”

“那你准备不要那半层了?”周主任问。

“不要也不行的。设计院那边说计算的工程量很大。建议我们当仓库用。冬暖夏凉。”陈文强摇头叹气。“院务会吵了半天没定下来。反正按着妇科和儿科儿的病人数量, 这15层楼目前要空置一半,也就一个半地下的了。”

周主任这才放下心来。陈文强不全盘否定这个设计, 自己就能交代过去了。他接着问起手术间的事儿来。

陈文强耐心地给他解释:“妇产科现在是两层楼,常规床位是126张但是产科站了一层半要多, 实际同期的产妇基本是天天超过了130人。按照产科这样的发展趋势, 未来变成三个临床诊疗小组是可能的。对吧?”

周主任点头同意。省院肩负基层医院的培训工作, 尤其是全省边远贫困地区的助产士培训工作,产科的重要地位决定省院不能小觑产科发展的势头。

“我当时提要求的时候是这么想的:三个临床诊疗小组,起码要准备出来三个手术间。这三个手术间,全是双手术台设计。目的是可以同时开两台剖宫产。因为咱们再怎么劝说产妇要试试正常分娩,但剖宫产的比例还是超过了正常产。”

也是,这是大趋势,不是人力能阻拦得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