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老陈,你老小子怎么这么好命啊!”向主任控制不住,真心话脱口而出。
“我会投胎啊。你羡慕也没用。”陈文强戴着显微目镜 仗着没人敢碰他一点儿,就使劲地气人。
站在他身后的向主任果然被气到了。隔着口罩,器械护士都能听到他粗重的呼吸。
陈文强得意。非常得意。他明白向主任说的是什么意思。一台手术做的好坏,不全是靠着术者的技术,助手不仅决定了手术的速度,有时候甚至还能决定手术的成败。
前者大家好理解。后者就是助手不得力,万一在术中“捅娄子” 造成副损伤了,那术者就不得不放下正事去补漏洞……
其实在血管吻合这一块,陈文强知道自己早就不如李敏做得好了。哪怕在老梁和老李的眼里,自己临床经验更丰富,比李敏更稳妥,心理更稳定,可能被外界影响的更小。他都不动摇自己的判断。
因为实际上他自己明白在心理稳定这一块,他是更不如李敏的。李敏能够心无挂碍 能够全心致志 什么手术都敢想 什么手术都敢比试地 一往无前地向前冲,是因为李敏笃定万事有自己给她兜着的。
可是谁给自己兜着呢?到了自己现在这程度 这高度,要考虑失败的影响,要考虑,唉!要考虑的事情太多了……
陈文强退让给李敏做术者后,手术室里所有人的想法都是:这陈院长,为了培养李敏,这么大的手术都敢给李敏机会。是不是太冒险了?但随着血管吻合的进度,所有人都为这旗鼓相当的师徒俩的技术叫好。
不仅是个人的技术好,而是改由李敏做术者 陈文强做助手后,手术的速度更快了。快而且稳的默契配合,出来的就是高质量的血管吻合成绩,
这简直是外科大夫的视觉盛宴。
令人叹为观止。
向主任扭头说他的骨科住院总王大夫。
“小王,你要是有李大夫这样的血管吻合技术,断指再植我放开了让你做。”
王大夫双手抄在胸前的兜里,抬头看了向主任一眼说:“主任,我也想啊。李大夫从小就绣花 做针线活的,那针感要功夫劲的,我五年能练出来都不算慢了。”
骨科王主任接话道:“五年练出来也不迟,你不过就35岁,正是外科大夫最好的时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