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敏咽下这句揶揄,只反问他:“那你不是要回地方了?”
“不用。省城军区也有文职的技术位置。”穆杰见李敏不理解,就给她解释道:“军队和地方院校的有些专业设置是一样的。军队也招地方院校毕业的大学生,像计算机 无线电通讯等。”
“像我这样有十年以上一线带兵 实际指挥经验的中校,在哪个军区都是稀罕的。做一个师级作战参谋绰绰有余,机会好的话,可能会更高或者有实职。最差还可以去军校做教师,我是有实战经验的硕士,军校里这样的没几个。”
穆杰仰头喝了一大口啤酒。
“我对当将军的事情,不像拿破仑那么孜孜以求。指挥多兵种协同作战,得军区司令级别以上才有可能。要做到那一步,在现代这个和平的年代,不是我这样出身的人,仅靠自己的努力能达到的。”
“你说的多兵种协同作战是不是海陆空一起行动?”李敏按着字面的意思去理解,并直白地问:“你不想当将军的话,为什么要下连队带兵去前线?你是向往做指挥多兵种协同作战的军区司令吧?你心里到底是喜欢带兵打仗还是喜欢做专业技术?”
穆杰咧嘴讨饶:“真不好糊弄。敏思捷行。你这么聪明做什么。”
李敏不应声,下意识地戳着穆杰夹过来的那块刀鱼。
“我猜你是喜欢带兵的。不然毕业后可以直接做文职。我有几个念军校的同学,就有在南京学通讯专业的,他们毕业了可没下基层上前线。你是想当将军的是不是?”
穆杰回避。
但李敏盯着他不放。
只好说:“理想和现实之间的鸿沟不是靠个人努力就能跨过去的。天时地利人和,缺一不可的。就像你曾经的理想是像林……”
“林巧稚。”李敏给他提词。
“对,林巧稚。你现在不也在外科干得很高兴很开心吗?要是给你机会去妇产科,你现在会去吗?”
“不去。”李敏这回很干脆地回答。
穆杰点头。“理想也会变的。我读军校的最初目的,是为了能免费上大学。后来突然萌发了要成为朱可夫 隆美尔那样元帅的想法。
在前沿阵地这几年,越发地认识到,可只有二战那可遇不可求的时机才有实现的可能。没有国际形势配合,想成为一代名将不可能的。总不能天天祷告第三次世界大战开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