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说那位一路舟车劳顿想必是风尘仆仆的,这般仓促过来可不冲撞了您,便是要见, 也不好是今日。您这般着急叫她过来, 不知道的还以为是给她多大的体面呢。”
“更何况, 淮安那小地方出来的姑娘能懂什么规矩, 便是住到了咱们国公府, 也该先请个嬷嬷来教导教导她规矩。”
寇老夫人原也只是句气话,听了戚氏的话便点了点头道:“那便罢了,这事你记着, 回头叫府里嬷嬷来教一教她规矩, 免得日后丢了咱们国公府的脸面。”
“是,媳妇记下了。”大太太应了下来。
谢云湘坐在那里,脸上依旧带着笑意, 眼底却是露出几分不快来。
大嫂真是规矩多,母亲想见那阿胭将人叫过来就是了, 哪里有这么多说道。难不成,他们显国公府出来的人说的话都是对的,连当婆母的都要听她的了?
再说,方才她也说了要见一见那阿胭, 大嫂这样,不是当着满屋子丫鬟婆子的面打她的脸吗?
心中这般想着,谢云湘却是丝毫没有表露出来,反倒是莞尔一笑,道:“还是大嫂想的周全,换了我,便只想着见见三弟从淮安带回来的美人儿了。”
戚氏听着这话,也跟着笑了:“总归是住进府里了,有机会见的。除非三弟将人护得紧,舍不得送过来给咱们见。”
她这话一出,屋子里的丫鬟婆子都笑了,连寇老夫人脸上也露出了笑意,不像方才那般沉着脸了。
二太太方氏瞧着这一幕,心里头酸酸的,她是方家庶出的姑娘,嫁进这魏国公府当了二房的继室,本就比人低了一头,又因着膝下只一个女儿,婆母便对她很是有几分不满,半月前又将身边的大丫鬟绮月送了过来,因着这事儿,她着实觉着面上无光,所以很多事情上并不插话,听着便罢了。
其实在她看来,小叔子已经被皇上封了平宣侯,不就是带回来一个女人吗,有什么稀罕的。这些年婆母不喜这个小叔子,戚氏惯会看眼色从中挑拨,可她也不想想,小叔子又不会一辈子都住在这国公府,将人得罪了又有什么好处?值当为了老夫人那么点儿喜欢做这种事情吗?如今小叔子圣眷正浓,不定日后有什么造化呢,不客气些非得踩上一脚,真不知道她这大嫂是聪明还是糊涂。
方氏正心里头嘀咕,外头就有丫鬟回禀,说是侯爷来给老夫人请安了。
一时间,众人脸上的笑意戛然而止,屋子里的气氛也变得有些尴尬起来。
寇老夫人面上的笑意淡了几分,开口道:“叫他进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