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1页

这妇人见识短浅,连装面子都不屑。族长心里暗骂蠢货,他脸色阴沉看着刘大郎,“你就半点不顾兄弟情谊。你两个弟弟就分那点地,又没个谋生本领。你帮衬一下又怎么了?”

刘大郎脸色涨得通红,他不是不想帮衬,可他帮得起吗?他自己还有三个孩子要养呢。而两个弟弟早就成家了,分家也是按照族规来的。他没有对不起两个弟弟的地方。

刘大郎不说话,刘大嫂插嘴,“族长家大业大,自然说话好听。可我们家有啥啊?这些年为供两个小叔子读书,我们逢年过节连个肉菜都没有。可他们呢?却连个童生都没考上。我们说什么了。他们对这个家一点贡献都没有。我怎么就不顾兄弟情谊了?”

族长哪能跟个婆娘吵架,见对方说不通,就撵两人出去,“行,你们去把亲娘接回去,要是没好好养,我肯定要把你们除族。”

于是葛淑英又重新回了刘大郎家。

这次刘大嫂倒是没再作妖,在饭桌上吃多少都成,就是不能带下桌。

吃完后,她也不管婆婆到处跟族人说她不贤惠。

族长找上门,她就愁眉苦脸道,“她身上的衣服和鞋子是我刚做的。被子也是今年新套的。吃的都跟我们一样。族长,我要是真虐待她,她脸色会那么好,还有力气跟人说我是非吗?您不会听她嚼了几句闲言碎语就来找我算账吧?那您还不如直接杀了我呢。”

这就是个泼妇,之前也就是因为刘铁牛还在,她碍于孝道不得不压着。

可现在刘铁牛没了,她仗着服侍过老人,不在“三不出”之列,就开始恢复彪悍的本性。

族长闹个没脸,又觉得这家人事太多。就让媳妇找葛淑英,劝她不要再坏刘氏名声,要不然按族规处置。

至于怎么处置,无非就三样:罚粮、罚银、罚地。

无论哪一样,葛淑英都受不住,只能乖乖闭嘴。

只是瞅着两个小儿子实在不睁气,她心疼。后来听村民们闲聊,说大吉当了衙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