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主要的原因其实是,以唐家现在的地位,唐二姐一点都不愁嫁,合适的其实也不难找,就是唐二姐自己看不上。
唐二哥年龄小一点,也到了定亲的年龄,唐二婶想挑个条件好的,只是没有很满意的,后来唐二叔中了童生,她就不是很急,想等唐二叔今年院试过了后再看。
男人嘛,结婚迟一点也没关系。
要是唐二叔中了秀才,就能给唐二哥往更好的里边挑媳妇了。
唐爷爷觉得这确实是件大事,就同意了。
唐六婶本来也想跟着,不过她现在才两个多月,不方便出行,也不能让别人知道她有孕,就待在家里。
待了一个多月,她开始有反应,孕吐严重,没食欲吃不好,一下子瘦了很多。
唐三婆心疼她,或者说更心疼她肚子里的孙子,给唐爷爷说想让她回娘家去。这样能吃得好,也方便见到儿子,心情也好。
唐爷爷同意了,只是唐六叔不在,不管是让长辈送还是让晚辈送,孤男寡女不太好,就给赵家送了个喜讯,说了她有孕的事。
胎儿三个多月了,可以给人说了。
赵母很快就来看望女儿,顺便接她回去了。
咸阳府院试的时间出来了,在六月底,正是天热的时候。
唐二叔他们报了名,验身份,领试票,到时间就去参加府试。
第一场考完,录取的人很快就出来,四人竟然全都中了。
虽说第一场录的松,不过能中也是很好的事,说明他们的能力不差,四兄弟很受鼓励,斗志满满的参加覆试。
覆试难一点,加之初试他们的成绩只在中间偏上一点,四人心里没底,等到院试发案时就早早的守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