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都是本村人,亲切热情的态度里带着恭谨,与唐瑾上一次回来时的态度已经有了明显的不同,多了认真和谦卑。
李家村的人除过一些小百姓的习性外,大都淳朴,这样的转变,是因着上一次他们知道了唐瑾中了状元当了官身份高贵了,却还没有深刻的体会这种高贵与他们的巨大不同,对着一个本村的孩子一时恭谦不起来。
而随着唐家宴席时县令和举人的到来,以及看到最近来唐家拜访的秀才举人后,他们才真正的体会到了这之间的巨大差距。
人的思想转变,有时候需要一个过程。
唐瑾笑着对大家点了一下头,看到有人要跪他,上前去扶他的胳膊:“乡里乡亲的,不用了。”
这人看唐瑾态度真诚,也不敢让自己的衣服脏了唐瑾的手,感激的笑着直起了身。
唐瑾他们把这牌坊又细细的看了一遍,牌坊是石质的,抱鼓石和底座都是用一整块的石头雕刻而成,无甚杂质,牌檐下石牌四周花纹精美,无一不显示出了材质和做工的精良。
唐瑾笑道:“这应大人怕是出了不少力。”他们家本来也想过建成石制的,不过工序复杂又费人力,最后还是决定建成砖制的。
回来后发现,这最后还是建成了石制的了。
唐三哥摸着牌坊的柱子,满眼的艳慕:“这得花多少钱啊?”他什么时候也能建这样的一个牌坊啊?不,不说建进士牌坊了,也不说建一个进士碑,就是考上举人建一个举人碑也是这辈子最大的荣耀了。
“上车吧。”唐老爷子道。
他们下车这一会儿,村里听到风声的人都赶了过来,远远的围观他们。
唐瑾坐上了车,车往南拐下街道,街道两边的人家听到风声的都出来站在家门口观望。
刚走一小会儿,离家里一半距离的时候,唐爷爷已经带着人奔了过来。
刚才有人看到唐瑾他们回来后,已经飞奔过去报信去了。
唐瑾就下了车,相互简单的问候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