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氏做好了吃的东西,又收拾了男女各两套衣服鞋子,边包边对着唐三叔道:
“前几年我想着再大的事也应该放回来了吧,可是不见动静,那些衙门里的人权势大,我想着怕是又加了刑期。做这衣服的时候,也没想到会让你外爷外婆……穿在身上。”
柴氏说着就红了眼。其实她做的时候,想的是哪一天怕是会收到让她去收尸的消息,到时候也好让父母干干净净的走。甚至想着或许人死了她都不知道,这衣服怎么也用不上。
没想到竟然有让父母活着穿在身上的一天。
唐三叔笑道:“这也是我爷教的好,乖乖勤奋又有天赋,一下子考了个状元当了官,不然我们去肯定问不出什么来。”
柴氏极为赞同的点了点头,把包好的包袱递给唐三叔:“其实前几年我偷偷去西李村时也打听过,也没打听个什么出来。去县上时想打听,也没什么门路。”
唐三叔有些意外,他对舅家也有感情,只是断了音讯多年感情已经淡了,不像他娘这样还时刻在心里念着。
他接过包袱感叹道:“还是当官好。”同时在心里下定决心,要好好读书,摆脱白身。
柴氏递了包袱过去后,又摸出了两贯钱给唐三叔,迟疑的说:“……这个,给你去打点。”
想了想,终于还是忍不住问:“不知道够不够?”要是孙子没当官前,她最多只敢给大半贯钱,也不会再问够不够,因为不够也不敢多给。现在却是敢多给一点了。
家里富裕了,孙子有前途,银钱上不紧张,她就能有些私心了。
“差不多了。”唐三叔接过钱,又问,“要不要带点常用的药过去,治点头痛发热的。”
柴氏本来还想着这件事,一说起话来就忘记了,连忙笑道:“要的要的,你看我一忙竟然忘了。”
“那我带点去,万一顺当的话,有可能今天不回来了。”
说完唐三叔又安慰了柴氏几句,跟唐三婶交待了一下,套车时哄着跟在他屁股后要跟他去县上玩的小儿子,说回来给买吃的才得以脱身,往县上去了。
到了县城以后,唐也不知道认识的人住在哪里,就去县衙门口守着,看能不能遇到熟悉的那个文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