殿试里发生带走人的事情,晚上大家都对着家里人说了。
后边的人没注意唐瑾的卷子被昭德帝拿走了,前边的人却是注意到了。向炜特意在殿试后问过桓栋,知道详情,回去后眉飞色舞的给着家里人说了殿试里发生的两大事件。
向老太太知道唐瑾,让向炜好好跟唐瑾处好关系。
第二天,向炜来找唐瑾,绘声绘色的将昭德帝抓了屈健的事说了。
一说起这个人,唐瑾马上就想了想来,也觉得对方至少看着有十三四岁了:“也不知道……”对方真是看起来显老成才十二岁是被冤枉的,还是真是做了假超过十二岁报的名。
不过后边的话唐瑾是没有说出来的,皇帝都怀疑你是假的了,你再怎么想也不能对别人说出来。
倒是向炜把心里的话说了出来,唐瑾提醒他:“少说这种话,慎言!”
向炜郁闷极了:“你怎么跟我爹他们一样,成天慎言慎言的,我又不想去宫里当伴读,才不想慎言。”
“伴读?”唐瑾奇怪的问,“是给四皇子当伴读吗?”听说前三个皇子年龄都大了,这年龄不太合适吧?
“才不是,给大皇子当!”一说起这个来,向炜就有很多话说了。
第100章 快来订阅我n_n
京城里的人启蒙早,一般五六岁就开始启蒙了,大家族里甚至有三四岁就开始启蒙的,不像别的地方七八岁才开始启蒙。
大皇子五岁开始启蒙,六岁就选了伴读,一般来说,这伴读是要陪他读到十几岁的。
大家族小心谨慎怕将来牵扯到皇位之争,又能找到好的夫子,是以并不热衷,而差一点的家族有好多可是争破了头的。
皇子的老师,那可基本都是大儒出身,就算有身份达不到大儒的,那也是在莫一方有过精研和成就的,几乎算是天底下最好的老师了,一能给孩子拓展人脉为将来铺路,二来能跟着天底下最好的老师学习,两件可都是打着灯笼打不着的好事。
可这好事,有时候也不是那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