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青衣少年名为常鹰,看唐瑾态度诚恳,没有笑话他,而是一副解决问题的样子,只好将手伸出来:“我是甲戌排的,这排在后边,怎么可能是甲子排。”

大家眼神望过去一看,他的左手手背上果然盖着一个“甲戌”的红章。

周围围观的几个人都笑了起来,七嘴八舌的笑着说了起来。

“这排就是甲子排的。”

“先进来的当然排在了明智楼南边,难不成你后进来的反倒排到了前边来?”

“就是啊,你要当这是后边,那你后边的人排哪里啊?”

“看不看排号,墙边上用木牌做的那么大的三个“甲子东”看不见啊,眼瞎啦?”

“欺负人家小孩子,你年龄大你了不起啊,还笑话人家总角小儿,哈哈!正因为人家总角人家才了不起啊!”这一句话一出,大家都哄笑了起来。

能先进来的,都是念书比较好的,年龄小还先进来,那肯定是有天赋又勤奋的,学霸对于学渣,天生的就有一种优越感。这群围观的人,将唐瑾划在了他们“学霸”的范围内,又加之地域和口音,再看唐瑾年龄小起了怜弱的心理,都看不过那个后进来的青衣少年欺负唐瑾。

一看周围的人都笑话自己,听着他们的话,那穿着青色长衫的常鹰感觉应该是自己弄错了,慌张的将自己的手缩了回去背在了身后。

哄笑声刚过,有人就继续嘲笑道:“还笑话人家口音,人家那不是带着山里口音,那是会说京话带着京话口音啊!”这人这句也是用一口京话来说的。

唐老爷子年轻时在京城住了二十多年,京话说的十分标准,哪怕是过去了几十年,教唐瑾说出来的京话口音也很标准。哪怕他现在说的是长安府这边的话,多多少少还是有些区别,别人也能听出来他会说京话很正常。

至于这帮忙说话的少年会说一口京话,唐瑾一点都不意外。

这些会说京话的人绝大部分都是跟着就任的家长住的,这种人的家长既然能当了官,那出身是进士的要比举人的多。而成了举人的,自然都去过京城考过会试殿试,要是在京城翰林院或六部任过几年官,会说京话并教自己孩子说京话很正常。

常鹰被一群人嘲笑,顿时无地自容,脸上燥热的厉害,直觉得大家看他的目光都带着恶意,直想找个地方钻进去。

这一会儿,围观的人也多了,后来的人听了个大概,有一个人小声的道:“找错地方也不是什么大的错,你给人家道个歉,长安府的人心胸广阔,会原谅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