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是第二晟怕女儿带着女婿在家里住的时间长了不讨她婆婆的喜欢,就说一有消息就让人去通知他。

两人这才不甘不愿的回去了。

路上第二惠自然又与唐转说起了那天唐老爷子神色不对的事,两人也不知道唐老爷子怎么了,都有些担心。

等回了家,看到唐老爷子又好了,两人心下一阵高兴,想着是不是唐瑾哄好了人。

第二惠还偷偷的问了唐瑾,唐瑾因为唐老爷子叮嘱过不许泄密,就没说。

家里的书房可没有人物志,他娘要是哪一天知道了,那真的不好解释哪里来的书书又去了哪里。

在等待消息的过程里,唐瑾自然是继续学习啊。

这个时候,唐瑾以前不明白的事他也都明白了。

以前说起五经来,有人说《周礼》有人说《礼记》,他还以为是像《周易》又叫《易经》一样,后来他才知道不是。

《礼》开始时指的就是《周礼》,现在指的是《周礼》《仪礼》《礼记》这三种,而听说《仪礼》是从《周礼》中分出来的一部分,就像四书中的《大学》其实也是从《》里分出来的一样,而他们一般学的是《礼记》。

记就跟传跟注一样,是加了解释了,所以《礼记》才九万九千多字,而原本的《周礼》只有四万五千多字。

这就跟《春秋》一样,原本字数也不多,但是因为姓左的做了传,所以字数才有十九万六千多字。除了姓左的,还有姓公羊的姓梁谷的也做了传,这三本都是很有名的。

有时候有的人把《春秋》叫《左氏春秋传》有时候叫《春秋左氏传》,唐瑾以前听着没毛病,后来总觉得应该叫《春秋xx传》才算是对的。

做传的人应该写在后边,把书名放前边,不然把做传的人放在前边,总觉得重要的不是这本书,而是做传的这个人了。

唐瑾无聊的时候就会想一些事。

当人有了期待时,等待的日子就会显得非常长,唐瑾觉得他都快等了半个月了,其实也不过过了五天,第二恒就过来报好消息了,说是童子科的告示已经贴了出来了。

这几天唐瑾的爷爷也知道了唐瑾要去考童子科的事,听到第二恒来了也去了唐老爷子的堂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