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老爷子坐在座位上,胡子也不摸了,手放在腿上,也不出声。

“可是有太宗子那句话,你就算去考,有谁敢录取你?录取你了可能以后会有大麻烦,不录你却能安安稳稳,甚至于有可能讨好上意,说不得有人想着旁门左道,使劲儿的折腾唐家期望能让天子满意好升官呢。”

唐瑾在一旁解释着,一听这话,大家的目光都黯淡了。

唐瑾仰着头问:“所以老爷才从南京搬回来咸阳府老家,以期望时过境迁,好让我到时候安安稳稳的考试不被有心人注意到?”

唐老爷子摸了摸唐瑾的头,觉得他真是聪明。

他对着大家发了话道:“谁会管太宗话里怎么说,他们只会管太宗不让唐家科举入仕,你们哪怕是去考了也过不了,只有等乖乖考过了,当官了,有影响力了,你们才有可能考过啊。要是因为你们去考试被人注意到了唐家,连乖乖都受到牵连,那大家都得不了好处。只有乖乖好了,你们才能好。”

“所以爷你不教我们念书只是怕我们念会了要去考试万一闹开了被人注意到会影响到乖乖?”唐二伯这时问,语气里难免有些不平。

唐二叔几个兄弟的目光先看了看他,再看了看唐老爷子,虽然没说什么,意思却已经很明显了。

唐转觉得很羞愧,因为自己的儿子,他的兄弟都受到了牵连。

“才不是这样!”唐瑾摇了摇头,望着唐二叔,替唐老爷子辩护:“不是教了你们就有可能会被人注意到,而是只要教了你们就一定会被注意到。”

有几人都不明白,唐瑾解释着:“这世上到处都是聪明的人,就像纪秀才,他都能看出来老爷教了人却没人去考猜测到唐家或许有问题,要是唐家人人人都学的很好了却不去考试,那谁都会知道有问题了!

这世上的事,最怕被人有心注意,只要别人注意到唐家有问题关注一下,总能查到,那么,原本我们可以静悄悄的考过了试享受功名带来的便利,这下子却不能考过了,是大家的损失,不是因我一人。”

哪怕老爷子有私心,也不能让大家以为他有私心,唐瑾继续说:“所以唐家的男儿不能念书好,好到能科举更甚至于成名,也不能不识字没读过书,这不符合一个秀才会有的心思,哪有秀才一点都不会想着让自己念书呢?”

唐瑾在听到那媒婆的话时,已经在猜唐老爷子不让孙子学习,怕是也怕被别人发现了问题察觉了出来真相。

唐老爷子满意极了,又摸摸唐瑾的头,他也是经历了世事才从儿子身上明白过来这一点,吃了引人注目的亏,才悄悄从南京搬回了老家来,连户籍都又迁回了老家。

谁也不是生来就聪明,乖乖却是灵慧无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