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年盛康皇帝跟延安皇后的事情除了太后大家都是一知半解,虽说从霆康帝开始就已经下了禁令谁不许再说半句,当初参与到此事的丫鬟太监也都全都赐死,只是大家不知道的事,当初陪着太后去开导延安皇后的李嬷嬷,在殿外目睹了整个经过。而且身为太后的心腹,李嬷嬷对于当时延安皇后的事情也是知道的一清二楚。莫乐渊幼时皇后曾生过一次怪病,那个时候程妃在一旁侍疾,也没有闲空来看管她,太后年纪其年幼,便将她带在身边亲自教导过一段时间。
毕竟太后已经年老,她又正当年幼最是闹腾,陪着她的大多数都是李嬷嬷。那个时候她总缠着李嬷嬷带她出去玩,李嬷嬷便吓唬她,说曾经一位妃子因为贪玩整日出宫被皇上赐死。那个时候她确实是害怕极了,也怕被父皇赐死,再不敢吵着闹着要出宫。
李嬷嬷总算松了一口气,可她却又缠着李嬷嬷吵着闹着问那位皇帝为什么要赐死那位妃子。
兴许是觉得莫乐渊年幼不记事,也兴许是憋在心里太久了,想找个人来发泄一番,李嬷嬷便将那件事编成故事讲给莫乐渊听。最后还嘱咐莫乐渊千万不要讲给别人听,还吓唬她如果讲出去了,她们都会像那个妃子一样。
莫乐渊倒也乖觉,从小在宫中长大,虽平日顽劣了许多,虽说年纪小些,却也知道什么该说什么不该说,那件事倒是没再对别人讲过。后来偶尔夜里睡醒,偷听到父皇母后的对话,听了一耳朵的盛康帝与延安皇后,睡眼蒙眬的她那个时候竟然想起了李嬷嬷给她讲的故事。再后来慢慢长大,偷听多了宫里人的悄悄话,心里便有了大胆的猜测,直到有一日,她憋不住心里的疑惑跑到李嬷嬷跟前,问出了心里多年的疑惑,李嬷嬷那一幅如临大敌的模样捂住了她的嘴。
“我的小祖宗,这样的话万不可以再对其他人讲了,知道么?”
小小的莫乐渊懵懂点头后,李嬷嬷才哀哀的叹了一口气,叹道:“延安皇后是极规矩的人,只是生性顽劣了些,向往着自由与平民百姓的生活,奈何却嫁进了帝王家。”
李嬷嬷当时说的延安皇后与如今的徐子归太像了,虽说都是极规矩的人,却总是渴望自由,羡慕平民百姓的生活,最终却因着爱嫁进了帝王家。延安皇后的死是一个警钟,虽说这里面有当时盛康祖爷的糊涂,难道延安皇后就没有错了么?若是当时她不那么倔强,哪怕稍稍解释一番,稍稍低一下头,最后也不会与盛康帝走到无法挽留的地步。
“你到底怎么了?”
见莫乐渊一直在抖,徐子归皱眉摸了摸莫乐渊的额头,低声道:“没有发烧啊?哪里不舒服?生病了么?”
“归儿,”莫乐渊颤抖着抓着徐子归的手,叹道:“我没事,只是突然想起小时候李嬷嬷给我讲了个故事,有些害怕罢了。”
盛康帝跟延安皇后的事情还是知道的人少些为好,毕竟当年下了死令不许有人再探讨此事,若是事过两代人,又被人提起,那个传播出来的人是不会有好下场的,她不能让李嬷嬷有事。
第292章 风老将军
徐子归眯眼看了一会颤抖着抓着自己的那只手,用另一只手拍了拍莫乐渊紧握着自己的手,安慰道:“没关系,你不想说就不要说,什么时候想说了我便做你的听众好不好?”
莫乐渊点头,抬头看着徐子归,眼里还是心有余悸的模样:“归儿,日后别随意出宫了。”
虽说觉得莫乐渊今儿个有些古怪,可毕竟心里清楚莫乐渊是不会害自己的,故而点了点头,笑道:“我晓得的,若是出宫也要你赔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