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先熬了一大锅姜丝粥,海上寒气重。”徐妈妈其实已经熬上了,然后就想着先让几个娃都喝一碗的。
这个船和上一只海盗船的构造差不多,大厨房外头就是吃饭的大屋。
胡瑶让向南竹把粥舀出来端到了那屋去,然后就听到黑老头“哎哟哎哟”地扶着腰回来了。
胡瑶正觉着奇怪呢,就听着四娃“啧啧”地说,
“黑爷爷,人家在上头吹风是头疼,你怎么会屁股疼呢,呵呵,太怪了。”
“臭小子。”黑老头瞪了一眼四娃,然后又扶着腰坐在了椅子上。
“一股大风吹过来,我还以为我能跟小老三那样站得稳稳得,结果船又晃了两下,我就给撞到栏杆上了,唉,我的腰呀。”
“噢,要不要贴副膏药,余老大夫给了一些狗皮膏药。”
胡瑶立即让二娃拿两副那个狗皮膏药来。
“在锅上放一会儿。”徐妈妈对这个膏药熟着呢,以前年轻的时候没少贴的。
“我给你贴,我以前不仅自己贴,也给我家老徐贴。”
“嗷”在热锅上温了一会儿的膏药,贴到黑老头的腰的位置上时,给他烫得差点蹦屋顶上。
“啧啧”四娃摇了摇头。
五娃缩了缩小肩膀,两只眼睛却是亮亮的,觉得真有意思。
“还要贴么?”
已经贴了一副了,可五娃还没看够。
“下一回得明天了,小丫头就爱看热闹。”徐妈妈笑呵呵地捏了下五娃肉嘟嘟的小脸儿呢。
五娃又是嘿嘿笑了两声,“好白。”
可不么,黑老头也就是脸黑,身上也不算黑。
可被五娃这么一说,黑老头的老脸也红了。
“小丫头片子,这么色干甚呢?”
五娃笑眯眯地鼓起了小脸儿,“找女婿呀。”
确实,要找个好女婿不容易呀。
像有的人可能过了30还没开窍呢,可五娃还真了不起,打从3岁开始,就懂得撒网打渔的道理了。
“我来了,我来了。”“我也来了。”
“我终于来了。”
一大堆娃子,你挤我,我挤你的冲进了吃饭的屋子,倒是都很自觉地找了位置坐下了。
“真好吃。”每个小娃子对于暖暖的粥,还有炒的几个热菜,都很满意,一边吃一边说好吃。
“比家里的还好吃。”余妹妹点点头,就像从没吃过这么好吃的东西似的。
“一换了地方,就像是什么东西都跟没吃过一样,真是的。”
徐妈妈笑了笑。
等到所有娃子吃完了,又一个个又跑出去玩儿了,徐妈妈这才发现好像一直没见大娃了。
“你家老大呢,他不饿么?”
“我给他刚才端过去了,他现在忙着呢,顾不上过来。”
胡瑶觉得自家的娃子真是太能干了,见人就想多夸夸。
“唉,我家老大都是顶梁柱了。”
“本来就是,跟你家小向就跟一个模子刻出来的。”
徐妈妈说笑的同时,又转头看向了五娃,也是跟胡瑶一模一样的。
而五娃也跟很明白似的,昂起了小下巴。
“我和大锅都能干。”
徐妈妈忽然想到了个事,“噢,那谁在开船的呀?”
胡瑶眨了眨眼睛。
作者有话要说:今天都初八了呀
我也忘了我小时候初八吃什么了,就知道初八是八仙过海
大概也是吃饺子的,初九好像是普通的面条,初十是另一种面叫莜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