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爸爸却说自己这是为了省钱。
其实他是害怕的。
一直以为胡姥姥没娘家人呢,现在居然跑出来都是挺有背景的,人都还在上海城呢。
上海那是啥地方啊,大城市。
一直只是传闻中,处于听说系列的地方。
根红苗正几辈子农民家庭的胡爸爸,想想就不敢与这样的人接触。
上门去见?
不可能
宁愿窝在家里,浇浇菜园子,锄锄地,或是跟着胡大哥一块搭搭房子,就是不会跟城里人打道。
胡妈妈也知道他是个怂货,不过好在听话,也没有再逼他。
而胡妈妈有娘家人在上海的事,也没有同胡二哥一家子,或是胡大嫂说。
只要胡妈妈不点头,胡大哥是不会主动去说的,而他的俩儿子,现在心思全在要去上海城这件事上了,别的根本想不起来。
亲妈是什么,完全记不得。
胡瑶也不支持胡大哥把这些事告诉胡大嫂,让她好好地吃些苦,就能记着别人的好了。
这会儿的胡大嫂,正在娘家呢。
跟娘家人瞎白呼,熬了半辈子,终于当家作主了。
“我现在一个人住一个大院子,所有人都听我的。”
胡大嫂就给娘家背了些粮食,所以包括她妈在内,没人揭穿她。
啥所有人听她的啊,现在一个大院儿,统共就她一个。
吹牛反正不会死。
听着胡大嫂瞎吹,她妈最终是看不下去了,不得不打断她。
“你婆婆跟你们分家过了,你知不知道她为啥一定要住闺女家呢?”
这种事明显不正常的,哪有分家后住闺女家的。
胡大嫂连忙把胡妈妈要跟胡小弟住一块的事说了,
“他现在已经得疯病了,住在我那个小姑子那,所以我婆婆住过去啦。”
“你小姑子家里生活很好吗?”贪心的这位就想着能不能多个占便宜的地方。
“不好,还不如我婆婆呢。”
胡大嫂又说了外面的传闻。
“前段时间我小姑子男人不是牺牲了嘛,后来得了点抚恤金,她就是个没心的,一听男人死了,就可劲地花钱。”
“买米买面又买肉,还给我婆婆拿了一些。”
“再后来呢。”胡大嫂的这个妈,心快痒痒死了。
“都花光了啊,然后她男人也回来啦。”
胡大嫂用力撇着嘴。
“她男人现在是个瘸子,啥也干不了。这不,我男人带着俩娃上她家帮忙去了。”
“啥?”这婆子大叫了起来,拉着胡大嫂就起来了。
“你赶紧回去,把你男人叫回来,现在你家没人种地了,秋收的时候靠啥收啊?”
“妈,现在家里的地也分开了,也没多少农活,我自个儿忙得过来。”
可这个婆子就是不依,话里话外胡瑶占了大便宜。
“你那小姑子一听就不是个省油的灯,把自家坑完了,想坑你家呢。你赶紧把你家男人和娃叫回来职,你咋连这点主都做不了。”
胡大嫂快呕死了,她能做个屁主啊,而且她也不敢去。
因为胡大哥说过的,她要么去帮忙,要么在家呆着。如果敢到胡瑶那里去生事,后果会很严重。
胡大哥现在学会威胁人了,一字:
离
胡大嫂就这么灰溜溜地从娘家离开了,可总觉着心里空落落的。
但是她也没胆子去胡瑶家,她又不想去干活,在家里呆着多舒服啊。
所以就错过了去上海的大好机会。
胡妈妈看着胡瑶让搬上车的东西,眼眶有睦微红。
那粗的大猪腿,就这样让她带走了。
“几个娃那么爱吃肉,都让我带走了,他们可咋办呀?”
“妈,没事的,大猪也快能杀了,你开心地去上海串亲戚,多玩一阵子。”
车上不仅有还在冰冻的猪腿肉,10罐肉罐头,十几颗西瓜,十来颗大的香瓜,一大袋子刚摘的毛豆,还有两大筐新鲜的菜以及一袋大米在袋白面。
另外,胡瑶又给带了两筐生鸡蛋。
别的胡瑶就没给带了,只用小水盆装了鱼苗子放在了军车上。
刘团长在车里铺了草和破褥子,绝对不会让胡妈妈颠着的。
看着军车在黑夜里,慢慢驶出村里时,胡瑶还是挺不舍的。
“唉呀,我们走的时候,得早上了。”
向正北也都准备得差不多了,现在就看胡瑶跟几个娃还要带什么了。
“你们也准备准备吧,我们明天就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