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7章 一百四十七章:反派的姑娘

胡瑶当然不知道白老头在想什么,不过她要是知道,也只能是“呵呵”两声。

家里的娃,可不是那么好伺候的。

就说昨天三娃要穿新鞋,胡瑶没一会儿就给做好了。

虽然料子什么的都是之前备好的,但是也都是说明胡瑶早就预料到了。

在别人家,咋会有这么多的料子给给娃们做衣裳鞋或是袜子的。

胡瑶现在在给全家做袜子呢,不仅有向师长的,还有余狗蛋的。

话说余狗蛋昨天跟彭小兴离开后,到现在还没回来呢。

虽然说是一块去拉旧砖和一些废的建材,但是去的时间也有些太久了。

胡瑶抬眼看了下白老头,以余狗蛋的作风,很大可能就是躲着白老头的。

正想着呢,就听到院子里有说话的声音。

“这里是向家么?”

胡瑶还没来得及站起来,就见一个人已经到门口了,跑得那个叫迅速。

二娃能有这种速度,胡瑶还是头一次见。

“哼,看到小姑娘就不一样啦。”

三娃把两只胳膊叉在胸前,用力看向了院子。

不过三娃走到胡瑶跟前儿,鼓起了小脸儿。

“除了鸡汤还有啥?”

“馄饨,炒菜,大米饭。”

胡瑶说着中午的菜式,从昨天就开始准备了,也都是备得七七八八了。

“不吃鱼么?”

三娃是很想吃鱼的。

“噢,豆豉蒸小鱼儿啊,你忘了。”

胡瑶故意逗着三娃。

这时候三娃也明白,自己是被耍了,他很不高兴地用力淳了两声。

“我要吃一大碗。”

“多着呢,够你吃的。”

昨天就已经把小鱼儿处理好了,用料简单喂了一会儿,直接下锅炸。

五成热的油温下鱼,小鱼儿的外皮看着是微黄时,马上捞出。

等油温到了八成热的时候,再复炸一次。

又酥又香的炸小鱼儿,就备好了。

今天再同豆豉一同上锅蒸,蒸得软烂酥香,连骨头都是直接吃的。

胡瑶整了有一小盆,家里的小鱼儿真不少。

要不是不太好让外人知道,胡瑶都觉得吃这么小的鱼有些可惜。

等胡瑶把院儿里的人让进屋里,余老大夫跟他家老太太,都被屋里的人吓到了。

“呀,这么些人。”余老大夫被吓得差点从门槛位置踏出去。

胡瑶还没来得及给介绍呢,在炕上的四娃已经站了起来,先从自己开始。

“我是我二哥的弟弟,我排老四。我们兄妹五个,都是妈妈的孩子。”

胡瑶朝着余老大夫笑了笑,

“我家五个娃,炕上的是我男人的俩个弟弟,还有我婆婆。这边桌子跟前儿是爷爷。”

“我是亲爷爷,他不是。”白老头指了下黑老头。

“我是几个娃的黑爷爷。”黑老头也作了自我介绍。

虽然听着乱糟糟的,但是余老先生也是有明白,这家里的人都是有血缘关系的。

大娃带着三娃给余老先生一行人沏茶,而胡瑶就去厨房开始弄饭了。

不过等她到了厨房,发现白白跟庞团长媳妇已经在忙了。

这俩人都是闲不住的,都是想着要帮着胡瑶把这顿饭弄好。

“我都看到了,二娃直接跑过去,冲人家叫‘妹妹’。”

庞团长媳妇立即就笑了起来。

“小姑娘就是长得好看,但是你家老二看着是真上心了。”

胡瑶也跟着“呵呵”了两声。

心说,你们没有看到他的手,已经拉着人家的小白手了。

这么小就这么色。

胡瑶在厨房这头开始忙着饭了,其实食材和要做的菜昨天就准备得差不多。

不过幸好有白白跟庞团长媳妇,要不然胡瑶一个人真忙不过来。

“鸡汤都熬了一夜了,我刚才去瞅了一眼,水居然还挺多的。”

用了最大的砂锅,煮了一晚的鸡汤,一直用的是文文火,水分流失的很少。

这会儿的鸡汤是浓浓的。

“馄饨皮这样就可以了?”

白白看着胡瑶把面皮儿擀得薄薄的,确实费了大劲,更是不容易,但是提在手上把皮甩了甩,居然不破。

“透亮透亮的。”

白白很羡慕胡瑶会做饭,而且不是一般的会,几乎没有胡瑶不会的感觉。

胡瑶也没多说什么,整好了皮儿就开始要包了。

包馄饨的事就由白白来干,胡瑶这边就要烧菜了。

大米饭也蒸好了。

把米饭从大锅里挖到大盆里,倒上水,胡瑶就开始蒸小鱼了。

胡瑶这边蒸上了鱼,另一个灶上就先烧了红烧肉。

这两个菜都费劲,所以先弄上了。

中午还有两个凉菜,一个是凉拌笋丝,另一个就是拌绿豆芽。

炒菜嘛,除了有几个常吃的菜外,还加了烧茄子跟拔丝红薯。

从昨天备菜的时候,庞团长媳妇就又佩服了胡瑶。

“这么些简单的菜,都让你整出神仙般的花样了。”

她朝着胡瑶递了个眼神。

“我觉着吧,上次寄走的那些吃的,肯定能打开一条路的。”

胡瑶也希望是,这样公公向师长,就能在离婚的路上不再受阻碍了。

虽然今天的菜有些多,一直忙个不停,但是胡瑶心里头还是愉快的。

好些话也就只能跟庞团长媳妇说了,别的人是半个字也不能提的。

“婶儿,我婆婆的记忆的事,不知道有没有什么法子?”

胡大夫还没有离开呢,最近一直窝在后院不知道在干什么。

胡瑶每天事情多,也没有问过他。

之前也听他提到过,他在帮着萧师傅再捋一捋当时的情形。

“是这样的。”

庞团长媳妇本来想等胡瑶忙完这阵子说的,而且她同胡大夫一样,都不知道会不会是真的。

“向南竹小时候,应该戴着一套金饰,就是满周岁的时候戴着的。”

“可照片上没有啊,你们怎么知道的?”

胡瑶觉得自己消息竟然滞后到这种程度。

“你家有自行车啊,你们不骑,胡大夫没事的时候骑出去转啊。”

所以转着转着,就又转到了市里的照相馆。

“就是听那个姓邵的说的,他说他爸已经叨叨这个事好些年了,他爸死的时候都记着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