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槿时面上带着淡淡的笑意,“离乡背井不容易,你们为何当时不走,眼下要越来越好的时候,反而要走了?”
她探出头去,压低声音小心地询问,“可是探听到了什么了不得的消息,让你们做出这么勇敢的决定?你们这又是准备去向哪里?”
她说着,又叫六子拿了几块饼给他们作为路上的口粮。
大叔叹了一口气,吃人的嘴短,拿人的手短,他现在是又嘴短又手短,不得不说了。
压低了声音:“起初是觉得不会有事,后来沦陷,是走不了。再后来,二将军来了,我们又觉得没必要走了。现在,二将军走了,一时半会儿怕也是回不来,大家心里啊,都不安着呢。”
他拍了拍心口的位置,“也不是我们对世子或是二将军有意见,你们想想,他们都英雄,可他们也不是随时都能守在遂宁的。之前,世子不就来晚了?我们呐,是信不过那里派来的狗官。”
他对着头顶一指,复又叹息,“哪里都有狗官,晋国也有。他们晋国去年天灾,狗官还加了赋税,百姓都吃不饱,混过来和我们抢吃的,不是成队的兵,抓也抓不尽,他们的铁器又比我们的好用,我们打也打不过,也下不了那个狠心打,还不如走了。听说啊,今年东南一带大丰收,只要过去了,不会缺口吃的。”
他看了看苏槿时一行人,好心地问道:“不知小娘子是要进城还是往西边去?”
苏槿时道:“我们听说这里的事,想起还有亲戚在这边,一直没音讯,便来看一看,自是要进城寻人的。”
“进城好,进城好。千万别去西边。那边的都是饿死鬼投胎的,你们带着这么多吃的,是要被当成肉包子的。”
大叔顿了顿,又道,“怎么我就没有这么好的亲戚来寻我们?唉,命啊。不过小娘子也不要在城里久留,夜里别留人守着吃食,东西没了还能再挣,性命没了就真没了。明儿个去官府寻一寻人,能寻到就马上接走,要是寻不到,也莫要勉强,必是寻不着了。早些离开这种不安生的地方吧人。也不消走远,只要能时常看到二将军的地方,就能安生了。”
大叔说着说着,摇头叹息,带着妻儿越走越远。
苏槿时说不出心里是什么滋味。
窦原于她及苏家来说,是冷酷无情的人,但愿相见不相识。可对于青州的百姓来说,是守护神,对于遂宁的百姓来说,更是救命天将。
即便是她,也不得不由心底对他生出一点由衷的钦佩和欣赏。
可对于晋国的百姓来说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