映入眼帘的是一张人物素描,少年穿着篮球队服,精瘦的手臂下环着一只篮球,笑容淡淡。
白色画纸的右下方,标了署名。
沈蕴。2008年10月5日。
画的是他,十年前的自己,沈蕴笔下惟妙惟肖的蒋竞年。
呼吸仿佛轻了几分,时间过了好久,久到广播里男主播的声音戛然而止,换上一首舒缓的音乐,蒋竞年才翻开下一页。
依然是他的素描,少年穿着校服,袖口卷到手肘,脚尖抵在课桌下的横梁上,身体懒洋洋地往后仰,背靠在教室的后墙上。
头发很短,微微拧着眉,在看书。
再下一张,他站在操场的主席台上,垂下眼眸,拿着演讲稿在发言。
继续往下翻,是他在篮球场投篮、运动会上跑步、食堂里吃饭、图书馆学习……
再往后,是重逢。
他开车时的侧脸、他开会时严肃的样子、他在应酬时的虚与委蛇、他坐在乌篷船里发呆……
每一张都是他,从少年到青年,甚至有那段她不曾参与过、凭着想象描绘的他。
他笑容满面的捧着录取通知书。
他坐在b大校园的长凳上看书。
他拖着行李只身去美国的背影。
他在公司开幕仪式上剪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