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1页

于是,姬非只能泪别母亲,抱病上路。

“你们,欺负一只可怜的小狗,算什么男子汉?”

“给它点……食物,救它……”

“小白……”

“小白,我只是个质子,入京以后命运未卜,我不能带你走,你好好的去吧。”

“我没有亲人,没有家,不过有人护着,这里便也能成为我的家。”

--

故事一点点的推进,小白从远远的护着那个被人欺辱的质子,到后来终于来到了姬非的身边,每天跟着马车护送他去太学,又后来,姬非入朝正式成为宫廷宿卫质子,见习唐礼,逐渐来到了御前侍候。

唐太宗对这个从罗国来的质子十分欣赏,将他的职位一提再提。

小白这些年来见证了姬非的成长,甚至见证了他立府成亲成家,以前的那个无家可归的弱国质子,终于在唐朝都城长安找到了自己的栖身之所,身边有了贴心人照顾,它也年迈了,不再随时都跟着。

而贞观十五年时,唐太宗开始实行质子轮替制,有意将在京城已经待了十年的质子放回故国。

罗国国王发来信函,要求姬非离开京城,换宠妃之子,三皇子来京城。

姬非拒绝回国,因为他早就得到消息,如今朝野上下被父王的宠妃把持,外戚干政,十分严重。就连王后之子的太子也被废,他的母亲也于多年前去世。

这个时候让他回去,大概是因为宠妃忌惮他以质子身份,在唐朝获得重用,权势名望盖过自己的儿子。

他回去,只怕再无容身之所。他本无意王位,对故国也了无牵挂。回去,不如留下,在长安有妻儿,有小白,有他的家。

姬非禀明皇帝,自己愿意终身留在京城为太宗效力。

皇帝原本就重用姬非,自然欣然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