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页

月光酒 伏渊 1633 字 2022-10-18

乔瑜四岁刚搬回来时住在镇南的刘家大院,直到外婆去世后才和妈妈搬来这里。当时已经上小学四年级了,每天上下学都在这条路上来往,邻里间也都熟识,常常相互串门,哪家门里芝麻大小的事不出半天就能传遍全街,彼此之间几乎是零距离的关系。

直到后来她到外地上高中,又到更远的地方读大学,这条街上熟人们的音容笑貌才渐渐淡下去,薄成一张有关幼年时的家乡的剪影。

可等眼下再踏进这条她从没记过名字却熟悉的不能再熟悉的长街,所有的记忆便一并涌了回来。甚至每走几步,就能听见午时昏黄的铺子里有人在用方言喊她“丫头”,她需要停下来礼貌地跟他们寒暄问好,顺带跟人介绍一下自己身边的林一安,示意他也跟着喊人。

还有一些记性已经不太好的奶奶爷爷辈的老人,得让小卖部的周姨拔着嗓子提醒他们“是考上清华的那丫头”才想得起她来,抬头对她说得还是几年前同样的话:“乔丫头是个聪明的,学问做也好……等以后读完清华,回来就是教书女先生了啊……”

乔瑜听到这话也只能笑,用已经有些生涩的方言回答:“太姆,已经读完清华了啊,现在在申城做女先生。”

对方听到这话,脸上再次露出努力回忆的表情,片刻后实在想不起来,也就放弃了,只是对她慈爱地咧开嘴笑,露出几颗镶上去的银牙:“乔丫头做女先生好啊……以后我家悦悦、鑫鑫,都跟乔丫头一样去申城读书,也考清华。”

乔瑜点点头,笑着应了声。

这头周姨从店里出来,摸了一把炒豌豆塞到周奶奶手上,因为说的是自带加密效果的方言,当着林一安的面也能毫不掩饰地开口:“丫头,我都听你妈说了,这就是跟你订婚的那个申城舅妈的外甥是吧?长得可真不错,白面书生似的,个儿头也高,刚好跟你小丫头互补,要不以后孩子得太矮了……不过你们俩还没办婚宴吧?你周姨什么时候能喝上你的喜酒啊?”

乔瑜被听得有些窘,只能附和地“嗯嗯”两声,转而回复她:“喜酒……至少明年才能办吧,我现在还在上班呢,他……呃,我老公,他工作也忙。”

“是,你们年轻人嘛,都要打拼,工作忙是好事。不过你做老师的,怎么着孩子能顾得上,趁年轻早点把孩子生了也好……现在不都二胎了嘛,三年抱俩,你妈到时候就能做外婆了,她又闲,也乐意帮你在家带孩子……”周姨又拉着她杂七杂八说了一通。

乔瑜对这些话一般都是左耳进右耳出,脸上挂着客气的笑容,也不接话,就等她说到无话可说。

果然,周姨看跟她聊不起来,很快也就熄火了,最后邀请她:“你俩回来还没吃饭吧,叫上你妈来周姨家吃午饭不?”

乔瑜知道这是客套话,熟练地回答:“不了周姨,下次吧,我妈还在家里等我们呢,她做了饭。”

“诶,那行,那你俩快回家去吧,你妈成天念叨你,回来一趟得高兴坏了。”周姨拍拍她的手,道。

林一安虽然是申城人,但不会说申城话,最多能懂听个十之五六。眼下到了镜湖,即使同属吴语区,方言隔几条水听起来就大不相同,在两人对话的过程中完全两眼黑,直到乔瑜带着他跟周姨告辞,才出声问她:“你们刚才说了什么?”

“没什么,夸我成绩好呢。”乔瑜当然不会告诉他是什么一胎二胎的事,随口搪塞回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