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嬷嬷笑:“老姐姐,我们姑娘不方便。”
那小伙计这才回过神来,赶紧把姚妍往里屋请,口中喊着:“掌柜的,东家来人了。”
掌柜的一见面先磕头,吓得姚妍退了三步。
那掌柜的约莫四十出头了,长相矮胖白净,一脸老泪说来便来:“姑娘,您可来了!咱家这粮店经营不错,可东家却出了事,我这心里难受呀。我本来想南下去寻,可东家说让我两年一交账,这才没急着南下。”
姚妍心中震惊,她一直以为只是房东,没想到是正儿八经东家!看了一眼刘嬷嬷,刘嬷嬷很是坦然,因她一直以为自家姑娘知道这事。
姚妍不再纠结这事,看了这掌柜的两眼,可真没看出这人哪里难受。若真惦记东家,前世换了主子,这人就不该把事情混过去,怎么也该找她和弟弟询问一二才是。
但也没人规定掌柜一定要对东家充满感情,她便懒得计较。“父亲出事这半年,我和弟弟哪里顾上这些。后来还是英武侯府派人接我们进京,不得已才北上。既然到了京城,就没有放着铺子不管的道理。”
掌柜试探问:“姑娘如今住在英武侯府?”
年底侯府还有人想来将铺子收回,但因为没见到房契,即使有好处,他也不能做主。万一主家有人,他这样做可是背主,会被人耻笑一辈子。不过若是有房契,那就另当别论了。
姚妍看他躲闪眼神,心下明白几分。摇头道:“那倒没有,进京路上遇到事情,和侯府管家失散了,如今住在自家房中。不过终归是实在亲戚,常走动也是应该。我手边还有事情,咱们改日再聊家常。”
这是催促自己赶紧办正事了,掌柜的只好拿出账簿和银钱一一交割。
姚妍虽然接过,其实心里也没底。她母亲出身侯府,又是庶女。现在想来,才情是很有,但管家理事尤其是看账上差了好些。估计刘家也故意这样养大庶女,日后嫁人才好拿捏。
因为母亲不爱这些俗物,她和弟弟便都不怎么接触这个。即使重来一回,也没有时间学习呀!被人坑都难以发现,这种心情十分沮丧。
但她不露出为难来,笑道:“我哪里看得懂账本,但临来前伯父送了两个十分会查账的婆子,她们从小学做账,倒是术业有专攻。”
掌柜本听她不会看账本心里松了一大口气,还没吐出气来便听有查账婆子,脸色便难堪了。他竟然忘了,盐商家中除了会养瘦马,还会养专门查账的女子。
他虽极力掩饰,却也逃不过姚妍观察。姚妍将账本和钱财推回去,笑道:“掌柜的再看看账,后日送到安阳胡同便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