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1页

平日里惜珍在朝堂上与人争辩时说话都是讽刺挖苦,少有如此声色俱厉的斥责。她这番话一说完,朝堂上一片安静,刚才还议论纷纷的众大臣和诸藩王都深低着头,不敢去触她的霉头。

惜珍长吸一口气稍作冷静,说道:“依本王看来,何大人实在是不适合兵部尚书这个位置。”

“王爷!”何大人抬头不敢相信的看着惜珍,反问:“您就一定要打仗吗?”

“本王不是要打仗。”惜珍已经冷静下来,可以心平气和的阐述自己的观点,“如果孟国能安分些,两国可以相安无事最好。可若是孟国人先发难,大夏绝不能无底线的退让,助长孟国人贪得无厌。”

“本王这么说,何大人能懂吗?”

何大人梗着脖子跟她对视了一会儿,最后还是败下阵来颓然的低下头。

“可,可咱们现在根本打不过孟国,到时候……”

惜珍闭上眼,有点后悔自己刚才竟然还想跟这个已经没救了的人讲道理。

“本王说了,以目前大夏的国力面对孟国并非没有一战之力。是战是和要看孟国是什么态度,然后做出对百姓和大夏最好的选择。本王刚才也说了,何大人不适合做兵部尚书。所以是您自己辞官,还是要本王帮您一把?”惜珍问。“若是本王出手了,事情恐怕就不能善了了。”

“王爷!”

“宸王,你说的是什么话!”

朝堂上众人也不免哗然。惜珍往日虽然霸道,但在朝堂上威胁别人辞官的事情还真没做过。

此时惜珍已经忘了自己刚才关于在在朝堂中要收敛些的想法。她并非嗜杀的人,也不愿意打仗。但是真要打了起来,她也不会退缩。

孟国曾给大夏的百姓带来过太多的伤害,也让朝廷吃了不少的亏,做出过很多屈辱的让步,这使得百姓和朝中的大臣对孟国从心底就感到畏惧。

这种畏惧来源于他们幼时长辈说起的孟国人的残暴,也来源于长大后亲眼见证过得战争的残酷。

不管大夏国力如何增长,只要这份潜在心里的畏惧还在,他们就难以在战场上战胜孟国人。

如今只是应该稍作戒备,远还没有到真要上战场的地步,朝堂上众大臣一个个就吓得什么窝囊想法都想出来了,要是真打起来岂不是要争着当逃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