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周身气质出众,不怒自威,却在看到孟姝时,眉眼瞬间变得柔和。
随后建安帝便发现她眼眶微红的模样,想到殿外跪着的宫女,他眉头一皱,“可是谁惹你生气了,父皇替你出气。”
听他这么问,孟姝的鼻子跟着发酸,“父皇,儿臣只是想你了。”
孟琰怔住,随后摇了摇头,含着笑意道:“你呀,是谁先前还闹着自己已经长大了,要搬出宫?”
因同长丽宫的关系闹僵,加上宫中行事到底不比宫外方便,孟姝便生出搬出宫的想法,想着前世种种,她微微有些出神。
建安帝身边的大太监打断她的思绪:“公主,你病着的这些日子,陛下都来看你呢。”
然而他们哪里知道孟姝已经有许久没有见到建安帝了。
建安帝一直未立太子,他虽身体康健,不过随着年纪渐长,近两年提议立储君的大臣越来越多。
适龄皇子有三人,徐贵妃之子孟祯,慧妃之子孟祈,再有就是她的胞弟孟寅时。
孟寅时因为早产,只比她小两岁不到。他早产身子不太好,孟姝格外的疼他,如今孟寅时的身体早已养得同正常人无异。
孟姝疼他,同建安帝疼她有得一拼。
不过孟姝并未有过弟弟当储君的想法,毕竟太劳心费神,因幼时慧妃带着姐弟俩,她同三哥孟祈的关系也很亲近,三哥能当储君,她倒是乐见其成。
但陈年旧事打破了这种平衡,再加上有徐贵妃在其中推波助澜,孟姝自然生出了别的心思。
孟寅时不傻,未必不能当储君。
孟姝为孟寅时细细打算,因父皇身体康健,她有的是时间运作,但令她悲痛震惊的是父皇在建安十七年十月突然中毒,御医们皆束手无策。
想到曾经发生过的事情,孟姝忍不住扑到了建安帝的怀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