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太太也是心疼贾珠如此读书,夜里睡的晚不说,总要行夫妻之礼,还是多睡一会儿,免得熬坏了身子。
李纨大概也是想到了什么,有些羞红了脸,“都听太太的,以后倒是让太太见笑了。”
回头二太太也让大厨房给贾珠炖上补品,读书费神,总要多进补着些才好。
时间过的很快,转眼间就到了十二月,大房去岁十二月生的哥儿也满周岁了,大房也是办惯了周岁礼的了,反正大太太和大老爷都不经事儿,都是二太太主管办礼的。
大老爷不过是在书房挑了个名字,给上了族谱,这已经算是大房第四个儿子了,就是连大老爷都不太稀罕了,只起了贾琖,也算是和他哥哥们的名字一脉相传了。
都是祭祀用的礼器名称,也难为大老爷找了这么多相似的字眼了,不过也能看出来,大老爷对老太太偏疼二房有多不满了,也只能在这个方面隐晦的表达自己的不满。
彰显自己荣国府当家人的身份地位了,毕竟能够祭祀主持的唯有他这个大老爷生的孩子才能继承荣国府的一切。
而二房生再多的孩子,被当珍宝对待也是要离开荣国府,分出去过的,要不是老太太还在,大老爷早就和二房那些人分家了。
就算是大老爷对二房的侄子侄女还算和善。但也改变不了大老爷看二老爷不顺眼,期盼早点赶弟弟出荣国府的心思。
大房周岁礼过去没多久,便要过年了,今年荣国府又是多添了一个人,这过年的气氛就更热闹了起来,尤其是拐过年来三月份的时候,元春便要离开家里进宫去了。
老太太做主今年元春的生辰是要大办一场才是,这生日自然没有提前过或者推迟一日过的道理,在大年初一,总要提前准备起来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