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页

可是对于百姓来说,养猪虽然能挣钱,那毕竟也没有吃重要。

根薯的口味就决定了,它的推广会比较艰难,谭晏为此头痛得很。

另一边还有各地市舶司的增制问题。

以前因为只收进口税,出口基本无需监管。而现在两边的税收都收了起来,市舶司甚至是海上护卫队的压力便一下子增大了。

而这些都是户部的事情,作为户部尚书的谭晏一样都脱不了手。

接着今天陛下又给他们找到一件事情,说是要在京中建立一所书院,却要请那些阴氏子弟来做讲师,专门教习医术的。

谭晏简直觉得自己这位圣上真是想一出是一出,压根不知道他这些想法都是从哪里来的?

他明明应知道那些阴氏的人握着比青芝山还有雄厚的武力,可陛下却偏偏看中了他们的医术,其他事情一概不提。

兵部那边提了好几次要让阴氏的人入伍,却都被陛下压了下来。

眼看这次又要无功而返,兵部左侍郎李冰正要退下,乾承帝却一脸和气地道:“李爱卿不着急,先与朕一道用个午膳吧!”

随后殿内五六个人一起陪乾承帝,吃了一顿让他们十分消化不良的午餐。

倒不是说食物有多不好吃,而是乾承帝的态度实在有些热情得诡异。

从头到尾他们的陛下就一直在介绍这种食物的如何美味可口、香甜滑嫩、晶莹剔透、人间珍品。

等到端上来一看,众人就在心中嘀咕,这不就是一碗长得有些透明的面条吗?

虽然口感确实与面条有所差别,但也实在没有看出有什么稀奇的呀?

直到谭晏听到乾承帝笑眯眯说道:“这可是朕与皇后亲自磨粉制作的薯粉,众爱卿吃着感觉如何?”

这话一出,那李冰立马心领神会地一顿夸:“皇后果然贤良淑德,陛下有福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