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且因他的失误,差点令西南百万大军沦陷,朝廷如今不追究他的过错,就已属宽厚,他日后也就只能在府里颐养天年了。钟敏之,那更不值一提,原本就是庸庸之辈,如今还断了一臂,等于是半残废了……只单说丹阳公主如今都闹着要和离了!
众人自是不傻,睿亲王回信仅提了无关紧要的钟家父子,半字未提自己日后的打算,分明便是对朝廷下达的诏令并不满意。
朝中开出的条件,却也不算薄待,钟冕下去,自有人要替上来,既是睿亲王替钟冕平了西南之患,自然顺理成章让睿亲王替钟家日后的位置。
但显然……这位王爷并不满意。
不过,设身处地一想,这位睿亲王如今掌控西南军权,又打下了南芜国……只差一步就可以自己在那边称帝了,这等条件,仿佛的确是有些不痛不痒。
可这也是朝廷能够给予他最好的待遇了,总不能让他做摄政王吧!
众人心思回转,然而……下一刻时,却又仿佛觉得好像不算过分。
毕竟睿亲王但凡有点野心,都能直接自己称帝了,如今幼帝尚小,等能亲政尚且需要个十几二十年打不住,之前是没得选,但谁又能够真正服气一直让一个女人压在他们头上呢!
底下众人心思百转千回,终于有一人站出列开口道:“太后娘娘,睿亲王归朝之事,关系甚大,万不可让睿亲王继续留在西南,当前之下,哪怕睿亲王殿下提出的要求再过,朝中也应当慎重考虑一下。”
出来说话的人,是翰林院的一位老学士,平日里甚少会在朝上发言,只是为人有些古板,
他出来说话,赵清漪隐隐能够猜测到对方心中想法,她坐在凤椅上,一言不发,并未接话。
而在那位学士出来发言后,又有几分出来表示了赞成,言里言外之意,已是十分明了。
寿亲王这段时日,对于睿亲王传来的喜讯早已乐不可支,闻言自是第一个出来响应,赵清漪高高在上坐着,看着底下众人百态,目光最后落在了傅怀瑾身上,只语气淡淡问了一句:“傅大人,您的意思呢?”
傅怀瑾被点了命,微微沉默了一会儿,起身冲着赵清漪行了一礼,温声开口:“诸位大人所言确实有理,睿亲王殿下的确是不能留在西南,但究竟如何才能让睿亲王殿下满意归京,这事儿尚应慎重斟酌,微臣觉得不能仅凭几句话就将此事定下……”
“傅大人,这事儿的确是该慎重,但也不能一直拖着吧,回头万一那边等得不耐烦了,岂不是反倒酿成祸端了!”寿亲王闻言,顿时跳出来反驳了傅怀瑾的话。
寿亲王说完之后,看着满朝上下若有所思,却显然是赞成了他意见的样子,不禁有些洋洋得意的扬起了脑袋,不过当他的目光看到赵清漪清清冷冷的面容时,却也不敢这般招摇,立刻又缩回了脑袋,只放缓声音努力劝说:“太后娘娘,睿亲王殿下说想要回朝来,那定然没有不臣之心,肯定也是盼望着咱们朝廷给一个答复,即使如此,那朝中何不做一些让步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