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时之间,女王支持者们暗地里为女王捏了一把汗;和女王支持者们形成鲜明对比地是反王室派系,他们号称会召开给女王打分派对,如果女王当天打扮漂亮一点的话,他们会勉为其难送上一分。
而绝大多数戈兰民众则把此次专访当成是女王赴欧学习的一次考核,他们希望女王能交出一份不错的答卷。
“女王主动联系鹅城周刊是一种勇者行为,希望女王能通过此次专访让我恢复对她的信心,她在离婚公投事件处理伤透了我的心,虽然,我的外国网友们说她很酷,但都说了,是外国网友,如果你是一名戈兰人的话,就会像我一样对‘独角兽’这个称谓五味陈杂。”这是社交网上一则认同率达到百分之八十的评论。
女王是在周一下午两点半接受的专访,专访得等到晚间八点才会播出。
播出前,人们仅知道地是,负责采访女王地是鹅城周刊主编。
这位也是周刊创始人之一,采访问题角度之刁钻让很多接受采访者手心冒汗,这位主编先生还比女王的年纪大出一半,姜是老得辣。
专访播出前十分钟,负责对女王面对面专访的鹅城主编在个人社交平台发布一则讯息,这则讯息前是一个额头冒汗的动画表情。
主编先生说:女王陛下让我精心准备的材料没能派上用场。
这话是什么意思呢?
四十分钟专访播出后,人们大致知道主编先生发的牢骚为那般了。
好家伙,女王几乎没给过主编先生发挥的余地。
四十分钟专访围绕着环保、饥饿、未来发展、城市建设四个主题。
一开始,主编先生就提到女王致力提倡的环境保护,明眼人一看就知道这是在给女王下套。
放眼全球,嚷嚷保护环境地的多数非富即贵,久而久之,环境保护沦为名人们的一张形象名片。
某好莱坞明星以种树来抵消自己乘坐飞机开汽车等等等日常消耗的二氧化碳,然,不久前,有记者曾经当面调侃这位明星:“先生,您不知道现在种一棵树的成本有多高吗?”
女王主导的二氧化碳银行和这位好莱坞明星环保理念异曲同工。
没给主编发难的机会,女王主动承认自己提倡的“保护环境”太过于理想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