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温当真跪了一宿。
第二日上朝时,都有些踉跄,还是几个朝臣扶住他。
按道理,君王暴毙,朝会也开不下去。但这段时日终究特殊,外敌来袭,内乱不定,诸位臣子的事宜未能得禀,也需要讨论处理。
于是即便谢策道缺席,朝会仍旧开了,甚至隐约以谢温为首,围绕他开展论讨。
温远明面上什么势力都不沾边,老好人似的站定混日子。
他冷眼旁观谢温脸上终究有些藏匿不住的洋洋自得,翻了个白眼。
再一看旁边的礼部侍郎,也和他同样有默契地翻了个白眼,瞬间觉得和这年轻人意气相投,但到底年岁大了,脑子不好使,想了半天才记起来这位侍郎名为宣琮。
宣琮也没闲着,不动声色心里默记下今日朝堂所有谈话,已经差不多盘算得出,有哪些人手确认投靠谢温,哪些中立旁观,哪些确实是忠心耿耿的嫡系一脉。
背靠嫡系,宣家自然不可能明哲保身,因此宣珏也没瞒着兄长,尽数告之。
宣琮琢磨半天,心里叹了口气,心道:加上左摇右摆的墙头草,谢温的势力比想象得多啊。
这出朝会,甚至最后都以荒谬的请立太子为终。
像是刻意将那圣旨视而不见,谢温的手下势力一唱一和,十足捧场地演完整部“非成王不可”的戏码,就差没把龙袍披在他身上,跪地逼他上位了。
明面来看,谢温的确优势太足了。
还未归京远在百余里开外的谢治、民心所向的局面、满朝文武的追捧,甚至于还有一颗暗子——
第二天上午,谢温就迫不及待地图穷匕见。
当值太极殿的赵岚死咬,是尔玉殿下命他下毒杀害陛下,为的是防止陛下立成王为储君,那道圣旨更是她伪造杜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