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页

重姒 雕弦暮偶 863 字 2022-10-18

宣珏面不改色:“文澜前阵子都快在大理寺打地铺了,他听说的。”

宣珏父亲宣亭为御史中丞,而御史台本就会参与三司会审,他能听闻,不足为奇。

甚至宣珏把宣家摘得干干净净,也符合谢重姒的预期——他再谨慎不过的一个人,规矩方圆,鲜少逾矩。

可太冷静自持,多少会让别人觉得遥不可及。

谢重姒:“文澜还真是尽职尽责。”

尽职尽责的一块好砖,哪要往哪搬。

扬州城的夜浓重渺然,偶有歌声琴音逸散。半阴着的天上有乌云,而不夜城的灯火,将黯淡的云也染得五光十色。

乍一看,浓烈极了。

可苍穹色彩再浓烈,柳枝街也有些萧条,恩客寥落。

宣珏在这条街上,难得算得上热闹的一家歌楼下了马。

说热闹,也就那样,但好歹不是清冷门面,往里看,一只手数不过来。

谢重姒也下马站定,抬头望那发旧的招牌——

莺声慢。

昔年刺史杜公,以一曲《扬州慢》闻名,词调清丽悠扬,极衬扬州城的女子绵软醇柔的嗓音。这支小调也被唱火,扬州的慢乐红极一时。

整条柳枝街,都是歌楼乐坊。一般的烟花地,肯定兼做皮|肉|生意,但这条街上还真有的店,就是纯粹听歌,里头都是清倌。

这家莺声慢就是如此。

谢重姒也有耳闻,因为京城里头那间最出名的红楼“春莺啼晓”,和莺声慢出身同处。听说是五六十年前,徒弟和师傅闹翻了,这小徒弟就带着几个姑娘,只身上京城,创了春莺啼晓,歌舞酒乐甚至青楼的生意,一店通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