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嫂近来发奋种花绣草,长怡不忍打搅,便也止了去往四兄院子的路。
如此三来日,她又灰溜溜地回了母亲身边。
所幸母亲心神已被两孙夺走,未见她丑态。
蜀光这次又比信中说的要来得早了好几日,这次长怡去城门口迎了他,回来路上,把自己这几日寻思要做的事与蜀光说了一遍,说到末了,她道,“想来你也不会有一个太厉害的夫人了。”
蜀光点头,“也好。”
长怡带了他去客院放下行李,这客院倒是她收拾出来的,清爽干净,也是从父亲那央来了几盆翠竹,就放在他屋子的窗台上。
长怡也没与他说,等他换了干净的衣,就带他去见父母。
蜀光来得悄然,家中也无动静,每个人都在做每个人的事,长怡想带着他,一一去见她每个都在做着自己事的亲人。
此时已过晌午,父亲那头应是随母亲浅浅午睡了一道,去了前衙办公务去了。
那是与他们所居之所最远的一个地方,但也不是很远,打马去,也不过小半盏茶功夫,走路去,大路半柱香,小路也就仅半柱香。
长怡带蜀光走了小路。
那是母亲常慢悠悠散着小步,前去找父亲的小路,也就家里人知道,也就家里人走过。
蜀光这次来,看到了与过去不同的住处,走上了从未见过的小道,听长怡指给他看沿路的每棵树,是他们家哪个人,什么时候从哪抬来种下的,那片花丛,是谁亲手栽种下去之类的话。
长怡懂得基多,天文地理,战局兵法,就是农田桑木花草之事,也是皆知一二,听她娓娓道来,蜀光能听一个白日都可不挪一下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