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页

自那年起,日子变得府中要是有什么好东西分给公子小姐,她从前几个变成了最后一个,有时得的还不如得宠的庶女得的,她也曾跟母亲哭闹过为何变成了这样,只是从母亲病倒后,她就一朝长大了,凡事不再问为什么,而是看因由。

母亲曾教过她,说她外祖说过,一个人吃得了几分饭就要看他做得了几分事,所以府里人觉得长房不该多得,萧玉珠也只要她父亲那一份月银维持着他们父女的生活,老太君觉得给妹妹们分东西了,没了她也说不过去,她也安份地挑她们剩下的,从不敢贪,出嫁时得的少,心中虽有些为以后的日子担心,怕婆家人看不起,但到底还是没觉得萧家对她不住。

但若是父亲有了前路,萧家人若是要堵——萧玉珠觉得这事府里有点说不过去了。

而且,他们还要扯上她的婆家,便是她一直让自己对萧府心如止水,这时也有些许无法忍耐了。

所以,她还真不怕萧府再来人。

狄赵氏见儿媳这几天安安静静地绣着给肚中孩子的小衣,面容端庄沉静,好像没有受前几天的事之扰,心下也暗赞她沉得住气。

虽说儿媳跟她的大郎一般,都有少年老成之态,小小年纪就已颇让人猜不透他们的心思,但转念一想,他们是他们狄家的长房长媳,以后狄家还要靠他们帮扶,他们若是沉不住气,没点本事,如何撑得起?

一想,狄赵氏也不去猜儿媳心中所思,就是对着狄增这个枕边人也不再像以前那样跟他说起媳妇的事,一如既往地尽心尽力对待她。

想来,谁的心都不是铁打的,儿媳是个通透的,对她好她自是心中有数的。

这月到了月中,离过年也只有几天了,这时候各家各户都采办年货起来,狄赵氏这几天都没出门,但这时候身为一家主母,她是需要去挑拣过年时候家中要的东西的,所以这天王婶子上门约她一起采办的时候,在儿媳的相送下,她还是跟王婶子出门去了,但因为不放心,她留下了苏婆婆,带了不会说话的喜婆婆出了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