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4、第64章

《斜阳》原定30集,因为编剧郑可的坚持,最后定成了35集。陈曦的戏份被拉长,但也只比最开始的戏份多了一两集。

整部剧需要拍摄四到五个月,但陈曦因为是配角,不到一个月就能拍完。

出发去《斜阳》剧组的前一天,陈曦抱抱许恙:“你确定肯定你的送别就这样?”

许恙俯身与她又唇齿厮摩一番后,弯了弯嘴角:“嗯,就这样。”

不知道是和许恙的相处时间越来越长的原因,还是别的,陈曦觉得许恙似乎有了越来越多肉眼可见的小表情。那些细小的表情源于他心中的细小情绪,许恙缓缓的向着这世间靠拢,缓缓的被融合进了人群中。

他能感知到的东西越来越多,也越来越清晰。感知体会理解之后,那些被理解的情绪又转化成了他内心的记忆和力量。

或许在不远的将来,他便能如寻常人一般与人往来交往,他也能毫无障碍的理解并洞察不同人在不同时刻的不同情绪。陈曦希望,她可以看到那天。

如果看到那天,她应该会离开得更安心一些。

陈曦去了剧组,许恙却还会隔三差五的去她家。

当初,为了有足够的理由长久的拿着陈曦家的钥匙,许恙特别挑了几款需要付出心血才能打理的花草。现在他自食恶果,就算工作再忙,他也得抽空去看看他的那些花草们。

陈曦说,让他记得对这些花草负责。

许恙就很认真的负起了责。

他工作上很忙,陈曦这边也没有清闲。虽然是配角,但前期霍娉婷这位姐姐的戏份还是很多的。

因为霍娉婷与大将军的关系,霍章程与军方有了联系。因为姐姐强悍撑起了霍家,霍章程后期才能有足够挥霍的家产。

没有了这个姐姐,男主便不会得到这些硬件,没有了这个“凶残”的姐姐,男主也会少了一种人性上的挣扎,后期的人设也缺乏一种说服力和厚重感。

所以,霍娉婷这个角色对男主的塑造十分重要。前期人设较为单薄的时候,霍娉婷像是一种映衬光明的力量,她越恶,就越能充分展现出男主于善恶、家国的矛盾中挣扎的力度。

第一场戏,是男主霍章程学成即将归来。

霍娉婷收到了霍章程的信,她的弟弟要回家了。

蒸蒸日上的霍家,其实还有许许多多的危机。在动荡的格局里,连站稳脚跟都不容易,更何谈需要养活一大家子人。

但霍娉婷靠着自己的坚持,又一次解救霍家祖产于水火。她成功了,但她同时也明白了一件很重要的事情,在这样的年代里,仅仅靠着清清白白的手段将生意维持下去是远远不够的。

乱世中,她需要寻找足够强大的靠山,她需要足够强大的庇佑。但人家凭什么庇佑你?

你当然得证明自己有一定的价值才可以。

霍娉婷攀上了孙大将军,并开始做起了军火生意。

这乱世里,军火往来算是非常危险的买卖。黑吃黑尤其严重,另外,军火的来源一般也十分容易被诟病。孙将军需要有一个名望、身家都不错的人,为他出面牵线搭桥并购置这些东西。

他提供庇佑,别人出钱出力。虽说赚是能赚一点,但因为十分危险,而且往往都是以阖家家当相抵,一般很少人会愿意做这样的买卖。

除非,像霍娉婷这样,女人当家,即使能站住脚跟也会时时受到那男人盘踞的商会倾轧。她必须要攀附上军阀。

霍家几代望族,如今人丁凋零却依然是当地数一数二的大户,身家与旧日里差了许多,但还不至于破败。霍娉婷一个女人,需要寻求庇护又不愿以姿色相抵,便只能让自己十分有价值。

第一集的第一场戏,霍娉婷将军火贩子江老大一击枪杀于仓库中。

数支枪口对准了霍娉婷,她却莞尔一笑扬声道:“我不过付了三成定金,今日我死在这里不要紧,兄弟们该赚的钱到底是要还是不要了?陈洇?”

被霍娉婷点名的陈洇,是这个贩卖军火团伙的二把手。

陈洇淡笑望向霍娉婷,情绪淡然,一点也没有好友至交身死后的激动。便在此时有沈老大的亲信大声呵斥霍娉婷:“杀了我们老大,就必须得把命留下,什么钱我们不要了!”说着便要朝霍娉婷开枪。

却只听“砰”的一声,一个声音比那亲信的动作更快更早。陈洇将那亲信当场击毙后道:“江泽已经死了,他两眼一闭倒不用再想许多,我们还得鼻孔出气呢。”

陈洇其实早有取代江泽的心思,但江泽近段时间对他极为防备。如若没有霍娉婷这场变故,陈洇估计再过段日子他只能挑选一个他的忌日。

外表看着柔柔弱弱的霍娉婷居然帮他解决了江泽这么一个大麻烦。

不费吹灰之力,他便坐享了江泽的事业,就连这批他们有史以来最大的军火买卖,江泽也才只拿了三成中的一部分,而他不仅会拿到这批中剩下的七成,更且,他能通过霍娉婷搭上孙将军的这条线。

他不像江泽,草莽出身,想的只是现下的那些利益。陈洇粗通文墨,想得要更长更远一些。

女人酒色远不及权钱地位,有了权钱地位又何惧没有女人。

更何况,那将提防心极重的江泽干掉的女人,他自知此非池中之物,他吞不下的。

“霍大小姐,合作愉快。”陈洇淡笑,向霍娉婷握手言和道。

码头上,管家远远看见了大少爷,一行人伸出手向着客船遥遥招手。

着珍珠斗篷流苏月白绣有大朵月季旗袍的霍娉婷站在那激动的一行人后,望着船上那高高伸出手来与她招呼的弟弟,眉眼渐开,笑容终于浮在了面上。

由萧霄所饰的霍章程有着蓬勃的少年气,意气风发的样子展现出了那个年代在新思想新思潮下的青年学子,对于这乱世依然抱持着非常大的希望,这便是这社会革新和革命的种子。

而与之相对的,在旧世界中挣扎的霍娉婷明明面上带着笑,但她身形亭亭,骨子里传承着旧家族的教养和文化,对于不公的命运她虽然心存反叛,却只是这动乱年代里人们的一种并不光明的自救。

霍娉婷于罅隙中生存,生根发芽,用自己的方式成长壮大。为了自己和家族的存活,她铤而走险,并不惜以任何事情为代价。

所以,她的存活决定着她并不能彻底抛弃这旧日的年代。她最大的希望是生存,不论怎么存活都可以,是不是踏在别人的鲜血上也无所谓。

她与新思潮是截然不同的,她并不盼望阳光的力量,也并不在乎新生的太阳能不能普照大地。她的反叛,只为自己能活着。

同胞异卵的两姐弟,因为不同的教养,因为不同的环境洗礼,在分隔数载重逢后,长成了与他们面貌气质般截然不同的模样。

“姐!”

望着比自己高出一个头的弟弟,霍娉婷轻轻的拍了拍本不存在于萧霄前襟的灰。

他穿的是这时代新潮孩子最爱的洋装,看起来格外精神,与这旧城中的男子格外的不一样。

霍娉婷欣喜道:“不错,长高了,长大了,连声音也比从前大了不少。”

她这么说,霍章程便有了一瞬间的羞赧,似乎想起了小时候因为一个小伤疤便涕泪横流的样子。

“姐!”霍章程扬起的声调听起来带着一点点撒娇的意味,霍娉婷便马上道:“好了,回家,一大家子人都还等在家里呢。”

所谓的一大家子人,除了他们俩的亲娘外,还有二姨、三姨以及他们父亲留下来的一二三四位姨娘。

见到霍章程,亲母徐氏眼里的泪停都停不下。她缠绵病榻日久,近段时间身子更是每况愈下。城里的郎中们都没了办法,幸好孙将军派了他那医官过来定时探望,徐氏才算是勉强拖住了一口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