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做了两个灯笼裤。
不是特别夸张那种。
回头上边小棉袄,下边灯笼裤,小皮靴就很配。
这时候李爱国回来了。
林小红放下手里活计,“你咋回来这么早。”
李爱国苦笑,“待不住了,跟看西洋景似的。”
林小红忍不住哈哈笑。
不过想想,李爱国说不定是全镇唯一一个考上京大,可不是西洋景。
“你没收收票!一人两毛钱随便看!”
李爱国瞪眼,“我是动物园里的猴子啊,还收票。”
林小红揉着肚子,笑的更厉害了。
李爱国无奈摇头,“我将手续办好了。到时候咱们户口落下,孩子们最好能挂靠。”
这里涉及到一个问题,他们的户口会迁到大学的集体户口上,很可能不接纳孩子们的。
林小红觉得问题不大,“反正咱们也要买房子的,到时候连同咱们的户口都落在房子上就行了。”
李爱国点头,“我也是这么想的。”
林小红仍然将开的手续锁进地柜。
李爱国坐在缝纫机旁边,看着媳妇做活,“我给王主编打电话了,他和运输队那边确认了下时间,腊月二十有趟车,年后得初七了。汽车没有火车快,得四、五天才能到北京呢。”
林小红开始算时间,这样的话年后还真有些不赶趟呢。
忍不住皱起了眉头。
“媳妇,我知道你舍不得爹娘,咱们明个回三大队,要不你在那住一宿。”李爱国道。
林小红有点想答应,又有些不好意思,她多大了,还粘爹娘,“再说吧。得喊我老叔来将家里的家具拆了。”
李爱国赶紧点头,“是得拆。”
林小红又提到,“咱们咋将这么多行李拉到省城啊?”
李爱国做事向来周到,“我联系了县城运输队,他们这几天都有空车,可以帮忙拉到县城运输队,到了那边咱们再联系顺风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