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这个徐老婆子有个很长的故事。
大概在五十年代末那会, 全国闹饥荒,饿死了不少人。
很多人家把姑娘当累赘,她那时候收留不少。
两三年后,灾荒过去了, 她开始“卖人”。
后来不少活不起的妇女也会往她那跑。
还有山里的姑娘, 也想出山, 也会让她搭线。
她卖钱不都是自己留着, 大部分给回卖身的姑娘(媳妇),她们愿意自己留着还是给爹娘, 她都不管。
她只留下一部分用来养小姑娘。
“她那人挑得很, 也不是谁都能买到的, 家里名声不好,打媳妇的, 给多少钱也不行。你老婶家名声不差, 就是你堂弟…也不知道对方会不会同意。”林母也挺替林安愁的。
林小红心情有些复杂,这个应该不算“拐卖”吧。
那个好处费应该算是“中介”费。
但是她还收留不少小姑娘, 即使是那些小姑娘自己愿意的, 但她们未成年, 不是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但她们如果不被收留, 恐怕下场更惨。
林小红摇摇头, 果然社会复杂, 不是非黑即白。
既然徐老婆子这么有名气, 却没人举、报, 自然有他的道理。
“其实安弟手挺巧的, 他年纪又不大, 没必要这么着急。”关键安弟脸嫩, 跟十五六岁似的。
林母却道, “手巧有啥用,现在也不让打家具挣钱,他挣不了工分就养不了家。”
“要是安弟有个工作就好了。这样就不用下地了,还有钱养家。”林小红就是随口一感叹。
她知道现在厂子都是一个萝卜一个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