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这年头,不管打豆油还是酱油或者醋,都需要自带器皿。

至于其他的调味料,供销社也没有。

她还想买些八角、花椒之类的,看来得等之后去县城了。

接下来是挑布。

因为家里没棉花,三个小的和她都有棉袄穿。

今年她不准备做新外衣了。

倒是内衣、内裤要做一批。

所以她目标明确,买棉布。

颜色更没啥挑头,土黄色吧,男孩、女孩通用。

对了,还要买皮筋。

绑带虽然挺潮,但是麻烦啊。

将票都花了,还没完,还要买不少零碎。

牙刷三把。

如今的牙刷没有成年、小孩的区别,刷头看着就硬,回头一定要好好教教孩子们刷牙,不能硬来,容易牙龈出血,至于老儿子,过两年再刷吧,他那小嫩牙不禁刷。

家里牙膏也没多少了,买一个存着。

她居然看到了中华牙膏,很有熟悉感。

虽然比其他牙刷贵了几分,她还是利索的买下了。

火柴也要买两盒,家里天天要用的。

她可不愿意去邻居家借火。

这里所说的借火不是借火柴,而是拿着草把或者木柴去人家灶坑里点着火,再往回跑。

不说麻烦,也不安全。

想想大风天,在外头拿着火,要是火星吹到草垛和柴火堆,就很容易引起火灾,多大的安全隐患。

她还想到了百姓家五花八门的保存“火种”方法,挺有智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