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为什么要帮苏氏,自然是乔家,不,应该说乔太守在这个位置上待的有点久了。
曹家亦是。所以乔家必须要动一动,乔家动了,曹家才能动。
曹二爷是曹家最想动的。
而临安王府,把这个机会送来了,他们当然要好好的把握住。
而另一边在稽郡,整日陪着那些文人雅士的二爷也收到了九斤的传书,知晓了苏婉即将要去参加赵大太太的生辰宴。
赵大老爷要入上京述职的事,二爷前几日已经知道了,是赵三爷偷偷与他说的。
赵三爷去不了上京,因为临江这边需要他。更准确的说,赵大太太要将嫡子带入上京,庶子们留在临江,而关键人物,赵三爷当然更要在临江打理祖业。
赵三爷其实也明白,赵大太太有些顾忌他了,他这几年在临江大名声隐隐要赶上她的嫡长子了,现如今更是有了个强有力的外家。
赵三爷的岳家看中的也是赵三爷的商业才能,还将家里一部分的产业给他打理。有了钱,官途也就更顺。
这次赵大老爷的升迁,里面当然有钱的作用,而这些年赵家的钱是谁赚来的?
乔二爷当时看了赵三爷写给他的信,嘶嘶的牙酸。
不过,他转而想起了苏婉,他觉得只要有他家娘子在,他们以后不会过的比旁人差。她家娘子很厉害,他也要变得更强。
他近日与孟益合作,卖了好些绣坊开业请帖,赚了笔小钱。他借着孟益的名头,连日请了当日在诗画会上的一些学子们喝酒,当然也包括了孙景。
在他的三寸不烂之舌下,孙景与孟益表面上也达成了和解。
而二爷又通过孙景,认识了些家里有些小钱,空爱名头,无实干,人品还不错的富商公子,哄得他们加盟了他的平江火锅连锁店在稽郡开分店的大业中。
这些人素来爱名,二爷也不怕他们干坏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