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爷到了稽郡已有三日有余,只是他相见的人一直没能见他,好在他没有气馁,就守在稽郡。
那日在诗画会上,无意说漏嘴二爷生母的那位,是蒙西先生的好友,亦是稽郡的一位名仕,姓柳,名桓,人称笔刀先生。
他下笔如刀,不止是字劲如松,亦是辞藻锋利。可他的人却只敢在笔后,不敢轻易出人前。
二爷见不到柳桓,倒是见到了其他几位名仕,他三天两头的请他们吟诗作画,喝小酒,谈天论地的,当然也不忘叫上他此前看好的,如孟益几位学子。
孟益这些日子随先生们一起博古论今,也解了自己不少学业上的疑惑,顿觉自己进益不小,对二爷更加感恩戴德。
“乔兄,我决定要参加明年的春闱。”
散了集会,脸上依旧有着回味之色的孟益与二爷结伴走在回程途中,想着想着,心潮澎湃,便郑重对二爷说道。
二爷只是微微诧异了下,很快反应过来,一巴掌拍在孟益的身上,“好好好,我就说你肯定行的,你啊就是太谦虚!凭你的才学,明年一定能高中!”
作者有话要说: 还有两更,应该会晚一点。
第81章
“那就借乔兄的吉言。”
兴奋感褪去, 孟益又有些害羞起来。
二爷心中微动:“这样吧,过几日你跟我一起去临江,那边的名家大儒多, 学子也多, 你可以同他们一起学习, 年底我也要去趟上京,到时候我送你过去!”
“啊,”孟益先是大喜, 随后连忙向二爷作揖, “那就多谢孟兄了, 小弟……”
二爷跨前一步,抬起他的手,道:“诶, 孟弟,你既称我一声兄弟, 你我就是好兄弟了, 兄弟之间哪里需要言谢。”
孟益是个纯善之人, 他也曾想过乔二爷平白无故的为何要这么帮助自己,会不会对自己有所图。后来知道对方不止帮了自己一个人, 还暗中帮助了好多贫困的学子, 心中不免为对他的猜忌而感到羞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