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天余先生的老舅过寿,我想去凑个热闹。”忘忧又说。
赵祯皱眉说道:“眼看着要过年了,不能总往外面跑。”
忘忧凑近赵祯的耳边悄声说:“陛下也该出去走走,不能总闷在这高墙之内。趁着如今朝政有太后做主,您还有时间出去看看,就应该多出去几趟。出去看看圣天子治下的百姓如何安居乐业。”
赵祯冷笑道:“一个小民过寿,竟然劳动天子驾临?他不怕折寿吗?”
“难道你就不想看看那个孩子吗?”忘忧悄声问。
“孩子?”赵祯愣了一下,忽然用筷子指着忘忧的脑门问:“你是不是跟沈熹年说什么了?不对,你是不是让沈熹年给老四带话儿了?”
“当初在大相国寺,吴王向陛下表忠心,说愿意与陛下同进退。当时的情景我还记得,可半年不到,他就变成这个样子,请问陛下要他何用?”
“的确,他这样子只是废人一个。不过这样也好啊!他成了废人,就威胁不到朕了。”
“陛下志在千秋基业,并不想碌碌无为。而吴王有才华,能办事。还是用得着的!血浓于水,若他能振作起来,陛下也多了一个可用之人啊。”
“你真的是为了朕?”赵祯斜着眼睛看着忘忧,一副全然不信的样子。
忘忧挑眉反问:“陛下怀疑奴婢的用心?那就当奴婢什么都没说,等到了那天您一道圣旨把吴王召到宫里来拘着,他就见不到那孩子了。”
赵祯又低头嚼着一块笋干,半晌方说:“行了,你记着日子,提前准备好出宫的衣裳,头一天晚上记得提醒朕去跟太后说。”
“是,奴婢记下了。”忘忧忍着笑拿起汤羹来给赵祯添了半碗粥。
到了余先生老舅的生日这天,天公作美,居然是晴空万里的好天气。恰好也没有风,太阳地儿里晒着的时候,会让人误以为春天到了。
聚仙楼二楼有个朝阳的小露台,两张大大的长条桌摆开,桌上小火炉炖着几盆炖羊肉,旁边几盘萝卜白菜,豆芽儿,豆腐等冬天的素菜,二十几个人凑在一起,晒着太阳吃热酒也着实热闹。
赵祯带着忘忧和宋嬷嬷在聚仙楼门口下马车的时候,楼上的寿宴已经开始,余先生作为东道主来的最早,此时正在跟几位老亲戚一起说笑。
“哟,可真是热闹啊!”赵祯一边上楼一边叹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