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9页

赵祯搀扶着刘太后出了御花园的常春阁坐上软轿,然后一路送她回宁寿宫去。

吹了一路的秋风,等到了宁寿宫的时候太后倒是清醒了几分,睁开眼看见赵祯,笑问:“你怎么跟来了?把你王叔他们都丢在常春阁多不好,快回去替哀家敬他们几杯酒,多谢他们今日来给哀家祝寿。”

“母后放心,朕一会儿回去一定替您回敬他们几杯酒。”赵祯搀扶着太后下轿,进宁寿宫并一路把她送到坐榻上。宫女端着醒酒汤进来,赵祯又接过醒酒汤递到刘太后的手里。

刘太后喝了两口醒酒汤,靠在枕上笑问:“你今儿这么殷勤是有什么事吗?”

“母后慧眼如炬,儿臣的一点小心思是逃不过母后的眼睛的。”赵祯低头笑道。

“说吧,什么事儿?”刘太后问。

赵祯犹豫了一下,方说:“儿臣想,父皇已经龙御归天,沈太妃,杨太妃她们都已经搬去了北苑行宫,而丁太妃已经分娩,是不是也该搬出去了?”

“你说什么?让丁太妃从宫里搬出去?”刘太后的酒顿时醒了一半儿,连腰都直起来了。

赵祯抿了抿薄唇,轻声叹道:“过了年儿臣就十五岁了,虽然丁太妃是父皇的妃嫔,但她也只有十七岁吧?母后不觉得她跟儿臣同住在这后宫之中十分不妥吗?”

“嗳!”刘太后抬手揉了揉眉心,无奈地说:“六郎这话也有道理,可是你也说了,丁太妃也不过十七八岁的年纪,比不得沈太妃杨太妃她们,这么年轻的妃嫔搬出去住,哀家又怎么放心呢?若是整出点什么差错来,你让哀家将来怎么去见你的父皇?”

赵祯笑了笑,说:“母后,儿臣虽然不是您的亲生儿子,但您为了儿臣殚精竭虑这么多年了,儿臣想,咱们母子也理应坦诚相待,对吧?”

“听听他这是说的什么话?”刘太后对福音笑着摇了摇头,又扭头对赵祯说:“哀家命中无子,只有你这一个依靠,若跟你都不能坦诚相待,那我还能指望谁呢?难不成我还真指望自己芳华永驻,永远不老不死?”

“瞧娘娘这话说的。”福音无奈地笑着看了赵祯一眼。

“罢了,儿子的确是大了。哀家这当娘的当放手的时候也要懂得放手的。”

赵祯起身向着刘太后躬身一礼,笑道:“母后这么说,是答应儿臣了?”

刘太后沉吟半晌,方说:“现而今已经是九月底了,天气一天天冷起来,她呢,又在月子里。这个时候是不好往外搬的,不如等过了这个年吧。开了春天气暖和了,孩子也稍微大一点儿了,再搬出去。”

赵祯叹了口气,又说:“母后,西苑行宫儿臣已经叫人收拾好了。这九月十月都是小阳春的天气,不冷不热的最适合搬家了。”